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藝人夏春秋離世 終年93歲 第一代攪珠節目主持、獲稱「六合彩之父」
【有線新聞】藝人夏春秋離世,終年93歲。 夏春秋女兒吳君如在社交平台公布消息,她貼出父親年輕時照片,並寫上「我最愛嘅老豆走咗喇」。夏春秋原名吳錦泉,1953年起參演電影,是第一代六合彩攪珠節目主持,被稱為「六合彩之父」,形象深入民心,更為家計會拍宣傳片。 影片連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廉署接十多宗舉報 涉偽冒調查主任發電郵 要求交財務資料
【有線新聞】廉政公署接獲十多宗市民舉報,指收到訛稱由廉署調查主任發出偽冒廉署電郵,要求提供合約、財務紀錄及員工名單等資料。 涉及偽冒廉署電郵由寄件人為「“ICAC”」的Hotmail電郵帳戶發出,附有虛假的「廉政公署調查通知書」相片,訛稱收件者公司涉及貪污或不當行為,正被廉署調查,要求提供合約、財務紀錄及員工名單等資料。電郵亦包含惡意檔案超連結,點擊後可入侵收件者電腦。廉署指事件涉及冒認廉署人員,署方已展開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再有多間中學師生赴內地交流後染腸胃炎 累計62人中招
【有線新聞】繼沙田官立中學,再有多間學校的師生參與內地交流團後,出現腸胃炎徵狀。 樂善堂顧超文中學和東華三院陳兆民中學於上周先後到韶關交流,衞生防護中心指有人在參觀期間嘔吐,亦有人回港後發病。連同沙田官立中學群組,三個交流團的師生曾於相同餐廳用膳,不排除源頭是受污染的食物,已通報廣東省當局。總計過去八日共有52名師生出現急性腸胃炎徵狀,16人求醫,全部無需入院。 教育局指另外有四所學校13名師生上月參與黃山交流團期間不適,衞生防護中心追查發現有學生抵埗後,即出現急性腸胃炎徵狀,9人對諾如病毒呈陽性反應,相信爆發感染不涉及當地食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立法會衝突案|朱凱迪、陳志全獲撤銷部分控罪 林卓廷不認罪
【有線新聞】2019至2020年立法會多宗衝突案,前立法會議員朱凱迪和陳志全獲撤銷部分控罪,林卓廷不認罪押後9月26再訊。 2019年在立法會討論逃犯條例的法案委員會「鬧雙胞」,民主派及建制派爭奪主席台,當中6名議員被控襲擊、妨礙或騷擾建制派議員。立法會前議員林卓廷不認罪,押後至9月26日再審,料需時三日,會傳召9個控方證人。朱凱迪和陳志全改為認罪,並同意案情。 朱凱迪和陳志全亦涉嫌2020年內務委員會會議期間,令議會程序中斷或可能中斷,均獲撤銷控罪。兩人同年在立法會《國歌法》三讀辯論時「潑臭水」,陳志全承認一項藐視罪,獲撤銷意圖使他人受損害精神受創或惱怒而施用有害物品罪,朱凱迪兩項控罪都獲撤銷。朱凱迪在求情信稱知道做法不對,應要求同存異。兩被告的代表律師求情時指兩人各付約11萬元清潔費,亦希望法庭考慮案件一致性,扣減20至25%刑期,並同期執行。 法官考慮到被告認罪,案件沒有嚴重肢體衝突或造成嚴重受傷,但議會是莊嚴的地方,不容許他們的所作所為影響程序,裁定朱凱迪的14日總刑期中7日與現有刑期執行。陳志全兩案各判16日監禁,因不同時間及情況,刑期全數分期,12日與現有刑期同期執行。 6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灣仔暴動案|完成盤問及覆問第五被告陳樂燊 案件6.9裁決
【有線新聞】2019年10月灣仔暴動案發還原審,控辯雙方完成盤問及覆問第五被告陳樂燊,控方質疑陳樂燊指經過迂迴路線到北角與李予信開會,是為了掩飾自己參與暴動,陳樂燊否認。 灣仔暴動案發還原審第二日,控辯雙方盤問第五被告陳樂燊,陳樂燊報稱案發期間任職結他老師。他作供表示事發當晚在坑口教完結他後,乘巴士前往北角與李予信開會,討論區議會選舉事宜,途中睡著錯過轉車站,於是在銅鑼灣告士打道下車找地方吃飯,並從杜老誌道附近一直走,再由馬師道轉入軒尼斯道時看到有人群聚集,便戴上防毒面罩、手套等防護裝備,以免吸入催淚煙,他指自己並沒有打算參與暴動。 控方質疑被告稱經過迂迴的路線到北角不是事實,而是為了掩飾參與暴動,陳樂燊不同意。控方在庭上播放事發期間灣仔杜老誌道一帶的閉路電視片段,警方當時在軒尼斯道發射數個催淚彈,煙霧籠罩整條軒尼斯道,問陳樂燊是否看到,陳樂燊說看不到,沒有留意當時催淚煙味,亦沒有聽見發射催淚彈聲音。 控方又質疑陳樂燊被截停時身穿黑衣黑褲、戴著黑色鴨嘴帽、手套和防毒面罩等,是為了壯大暴動人士聲勢。控方問戴手套是否為了接觸汽油彈,陳樂燊不同意,並解釋稱事發前曾遇過社會事件,皮膚接觸到和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黎智英案|案件8月14日結案陳詞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案件將於8月14日結案陳詞,三位法官指示控辯雙方呈交協助法庭的補充資料。 控辯雙方出席內庭聆訊,法官杜麗冰要求辯方準備黎智英出庭自辯52日的證供撮要,並要求控方準備英國、澳洲、新西蘭等實行普通法國家的國安案案例。杜麗冰又要求控辯雙方各自呈交一份整合各項指控的時序表,以協助法庭整理關鍵證據。控辨雙方分別需於5月6日及7月2日呈交已整合的文件,案件押後至8月14日結案陳詞,預計需時8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海關破走私黃金案 檢約64公斤金條 市值4,600萬
【有線新聞】海關破獲有紀錄以來最大宗走私黃金案,檢獲約重64公斤的金條,市值約4,600萬元。 海關在機場空運貨站檢查一批準備運往日本,報稱載有玩具、燈及帽的包裹發現內藏64條金條,若成功偷運到當地,最高可以逃稅460萬元。海關指,付運人是內地一間物流公司,暫時未有人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兩會|港區人大代表共提229項建議 閉幕後會推進香港深化國際交往
【有線新聞】香港的全國人大代表兩會期間合共提交229項建議,他們說兩會閉幕後會向社會傳達好兩會精神,亦會推進香港深化國際交往。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香港作為國家其中一個最開放、最國際化城市,一直有與海外不同地方交流、交往,如何進一步深化,今次工作報告要求已經提出來。不同團體會積極響應及行動,具體大家要些時間謀劃,適當時間向大家分享。相信香港一如既往用好優勢,不只是傳統的歐美市場,還需要開拓一帶一路、東盟等全球南方國家聯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器官捐贈個案創新低 協會籲市民登記 倡跨境機制先在鄰近省份實施
【有線新聞】本港遺體器官捐贈個案跌至歷史新低,每年只有約30宗,香港移植運動協會呼籲有意捐贈的市民生前要告知家人,又建議跨境捐贈機制先在鄰近省份實施。 肺移植病人顏希煊:「聽到電話的那一刻,便突然覺得終於、終於都等到這一天,等了差不多兩年,真的可以接受肺移植時真的很開心。」本港每年平均只有兩個成功換肺個案,2019年確診肺纖維化的Jason是幸運者之一,不過絕大多數病人都等不到這一通電話。 目前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有逾39萬人登記,但成功捐贈個案偏低,2022年全港每一百萬人只有4.7人成功捐出器官,比例只是西班牙及美國的一成,之後兩年更加跌至新低,全年捐贈個案只有約30宗。 香港移植運動協會名譽會長周嘉歡:「不願(離世家人)捐器官的大約三分一因為要保留全屍,這個中國文化是否能很快打破,我們做了數十年也好像不成功。香港有良好的經驗,也有很好的醫生做手術,只要有合適的器官,可以救回很多病人。」協會希望登記了捐贈的市民,生前與家人講清楚意願。 政府亦正與內地研究將跨境捐贈恆常化,2022年至今已成功完成兩宗「特事特辦」個案,協會指據了解要在全國範圍恆常化有很多複雜問題。嘉歡:「譬如從不同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現時經濟環境下無意調整稅制 陳茂波:盡快從制度提升港股市場優勢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現時政府無意調整稅制,並會盡快從制度方面提升本地股票市場優勢。 陳茂波出席香港專業聯盟午宴被問到會否檢討本港稅制,他指過往數年個人和企業都面對一定壓力,現時不應分散精神檢討稅制。陳茂波:「考慮如何調整稅制,必定、一定考慮相對競爭力,這一方面與鄰近地區很接近,大家亦正在爭投資、爭人才,因此這方面相當謹慎。可以這樣說,目前來說既然經營帳戶在25/26已大致平衡、有盈餘,而我們做北部都會區加速發展,資本帳戶有赤字,在這環境下未必合適作稅務方面的調升。」 他又強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股票市場非常重要,會從制度入手提升競爭力,吸引更多東南亞、中東國家及內地重點企業來港上市。陳茂波:「第一從制度上,甚麼公司可以來上市,這方面需要動腦筋。第二方面是上市後,萬一退市,機制如何?退市後相關要求是怎樣?這些都需要利便。我們找了證監和交易所,他們正在做研究,亦在諮詢市場,我們相信這些修訂會盡快推出。」 另外,陳茂波鼓勵非政府機構可以按財力和需要購買寫字樓物業,並會「拆牆鬆綁」處理商廈改用,發展局正在牽頭研究善用供過於求的商用樓宇,目標在上半年完成研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陳虹秀暴動罪成 許宗盛:難留在註冊社工名單
【有線新聞】社工註冊局主席許宗盛表示,暴動罪成的陳虹秀留在註冊社工名單有困難。 主席許宗盛說個人認為陳虹秀觸犯的暴動屬嚴重罪行,加上她現正被還押候審,留在註冊社工名單有困難,又說社工註冊局下午開會,未知是否有充足資料處理陳虹秀個案。根據註冊局資料,陳虹秀的社工牌照2月期滿,註冊局正審核她的續期申請,社工註冊條例修訂後,至少16人因干犯不同罪行需停牌或永久「釘牌」,當中3人犯暴動罪或國安法永久「釘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1日
30歲內地男認以假學歷報讀中大碩士 判監三個月
【有線新聞】30歲內地男子承認以假學歷報讀中大碩士,判監三個月。 案件在沙田裁判法院審理。被告涉嫌2022至2024年向中大職員訛稱是紐約大學理學士,獲取錄入讀中大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他承認一項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罪,至於為取得入境證而安排作出虛假申述罪就獲撤回。辯方求情指,被告因愚蠢犯案,深感後悔,希望判處社會服務令。裁判官認為即使有一簽多行,被告都未必能準時來港履行社會服務令,形容建議不切實際,考慮被告認罪,扣減刑期後判監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