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3日
慢病共治|約90名醫生停收新症 彭飛舟:醫生會調節接收病人 業務執整後會重收
【有線新聞】慢病共治計劃推出近一年半,約有11萬人參與,但參與醫生只有600幾人,當中大約90名醫生更加停收新症,基層醫療署解釋部分是要應付流感季節。 慢病共治先導計劃資助市民接受血糖及血壓篩查,確診者每年最多可接受家庭醫生診症6次,至今大約11萬人參與,但參加的家庭醫生只有650人,即平均一個醫生要看170人,計劃星期五擴展至血脂檢查。 不過現時有約90名醫生停收新症,佔參與醫生總數約一成四,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出席活動時強調只是季節性現象,「每一個醫生業務有變化,有些是季節性的,例如有流感爆發時處理的業務可能比較着重流感病人,有些醫生會調節接收人數,甚至會暫停接收新症,但所有已經配對的市民繼續覆診及跟進,與他們都有密切接觸,當業務執整完有些醫生都會重新接收新症。」 除了參與的醫生不多,亦有報道引述消息指醫患配對不均,有醫生獲配對超過2,000名病人,部分醫生則未能配對病人,彭飛舟強調是由參與者自行選擇,「整個計劃由地區康健中心與市民清楚解釋不同的配對考慮,最終選擇都是市民的,市民可能會就他的工作地點、或是生活的地點作出清晰的選擇,我們盡量將資料提供予市民參考,包括共付費。」 彭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3日
九龍城私家車起火 司機及時逃生無受傷
【有線新聞】九龍城有私家車起火,無人受傷。 私家車車頭焚毀,消防員開喉將火勢撲熄。早上九時半,69歲男司機駕駛的私家車駛到東寶庭道民生書院對開,懷疑因機件故障停下,再啟動引擎時車頭突然冒煙起火。司機表示,涉事汽車購入已超過40年,間中會駕駛車輛外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3日
旺角警署外牆換新壁畫 逾百義工、學生繪製半年 融入防騙元素
【有線新聞】旺角警署面向通菜街的一幅外牆換上新的壁畫,加入防騙元素。 有警方的防騙視伏器,亦融入了區內、花墟、金魚街等地標。這次壁畫繪製歷時半年,由6個志願團體帶領超過180名義工及學生共同上色。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出席收筆禮時提到去年騙案增幅放緩,但有不少案件受害人在收到提醒下仍然受騙,希望壁畫可以傳達防騙滅罪訊息,市民亦應多加提醒身邊的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3日
母乳庫運作兩月收集逾300公升人奶 將分發至醫管局9間NICU 黃明沁:成果超預期
【有線新聞】位於香港兒童醫院的母乳庫,1月初成立以來已招募到過百位合資格捐贈者,收集逾300公升母乳,母乳庫總監黃明沁形容成果超乎預期。 黃明沁表示,母乳庫3月展開第二階段服務,將捐贈母乳分發至醫管局轄下九間新生兒深切治療部,其中早產嬰兒以及罹患嚴重疾病均會獲優先餵食捐贈母乳。母乳庫若收集到更多母乳就可提供予非早產或有特別需要的足月嬰兒。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3日
指維護國家安全公務員責無旁貸 楊何蓓茵:培訓會進一步結合國安教育、愛國教育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維護國家安全,公務員責無旁貸。 楊何蓓茵在社交平台表示,更新後的公務員守則清楚說明在「一國兩制」下,公務員作為行政機關一員,在執行職能時需將國家安全放在首位。公務員事務局和公務員學院會在現有培訓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把國安教育和愛國教育結合,全面配合政府履行維護國安責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3日
Coldplay香港演唱會|門票列印出錯需更換 消委會:暫收25宗投訴
【有線新聞】Coldplay下月的啟德體育園演唱會,售票平台Cityline有門票列印出錯,換票安排引起內地歌迷不滿。消委會截至上午11時,收到25宗投訴。 Cityline日前向購票者發電郵,指Coldplay演唱會售價1,399元的企位門票上資料有偏差,需於演唱會前到香港指定地點換票,引起內地歌迷不滿。Cityline星期六晚在社交平台致歉,並新增廣州、深圳換票點,並會退回服務費。文體旅局高度關注事件,要求Cityline妥善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3日
陳茂波:鼓勵各地企業善用香港國際平台聯通內外
【有線新聞】參與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鼓勵各地企業善用香港的國際平台,將新興產業聯通內外,他又參觀當地文化創意及人工智能應用企業。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北京參觀了一家潮流文化創意企業,與負責人交流,了解產品管理和營銷經驗。陳茂波表示,要成功經營這類產品必須具備與客戶間的感知以至思想交流,帶來不同體驗以及要不斷革新。 陳茂波亦參訪北京一家人工智能應用企業,引述負責人表示正計劃在香港上市和設立國際總部。陳茂波說香港發展文創產業擁有許多獨特優勢,除了傳統的中西文化薈萃,創作人亦了解內地市場,創造引發大眾共鳴的內容和角色,陳茂波歡迎這類企業善用香港的國際平台聯通內外。 政府未來五年將推進超過三十個文化智慧財產項目,而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亦將擴闊目標企業範圍,以引入更多文創企業,又會加強於傳統和新興市場宣傳,鼓勵企業利用香港的籌融資功能以及大灣區的創科生態體系,實現更好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3日
黃克強料河套區新創科園區落成後 創科公司數量倍數增長
【有線新聞】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指,本港現時有約4,700間創科企業,逾4萬個研發人才,規模較深圳、上海小,他認為河套區新創科園區落成後,創科公司數量應要有倍數增長。 黃克強在電台節目又表示,科技園今個財政年度收入約20億元,財務穩健,現正為800多間創科企業提供協助。另外,首批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將在4月進行試點項目,目前正在研究實際操作及航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3日
指香港集天時、地利、人和 盧煜明:推動創科發展黃金時期
【有線新聞】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指香港現時集天時、地利、人和,是推動創科發展的好時機,香港亦要把握高度國際化的優勢,加強與外地學者聯繫。 中央政府月初發表工作報告在港澳篇幅提到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中大校長盧煜明認為香港可以擔當橋頭堡,學術界可以舉辦更多交流活動,「其實香港是很好的橋頭堡,很多外國著名科學家也喜歡來港,當然中大舉行很多這類會議,但我也有戴其他帽子,例如我是香港科學院院長、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席,這些我們都會舉辦很多項目,例如未來科學獎,這幾年在香港舉行頒獎典禮,見到很多出名的諾貝爾獎或別的獎的得獎者都有來。」 接任中大校長三個多月,盧煜明認為香港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是推動科研發展的黃金時期,「國家大力推展科技,科技是世界的主流,這是天時;地利香港是中國最國際化城市,我們的位置對外很近,與國內合作很容易,現在有大灣區;人和方面,香港有很多著名科學家,最頂尖2%的科學家,中大有400位,我們的排名也在上升。」 盧煜明指,香港投資科研的資金、資源,比廿多年前大幅增長,鼓勵學生多嘗試及探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3日
指香港為學術會議橋頭堡 盧煜明倡辦活動吸引學者來港交流
【有線新聞】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港澳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中大校長盧煜明形容香港是學術會議的橋頭堡,可以透過舉辦活動,吸引世界各地學者來港交流。 盧煜明:「香港是中國最國際化城市,在舉行學術會議其實香港是很好的橋頭堡,很多外國著名科學家也喜歡來港,當然中大舉行很多這類會議,但我也有戴其他帽子,例如我是香港科學院院長、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席,這些我們都會舉辦很多項目,例如未來科學獎,這幾年在香港舉行頒獎典禮見到很多出名的諾貝爾獎,或別的獎的得獎者都有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3日
家國天下|指傳承傳統文化需「創新」 吳志華冀香港故宮成國際文化對話平台
【有線新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館接近三年,館長吳志華指博物館未來會繼續保育中國歷史文物,也會嘗試將它們「數碼化」,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發展成與國際文化的對話平台。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我們文化工作是保護文化,傳承文化,是我們的初心,這個初心我想多年來的工作都不變。其實我作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很多時候我所構思的、規劃的、做的事,其實可以說是我過去30年,在政府博物館、康文署博物館,不但是博物館,是整個文化機構的累積。文化工作就交在我們的手上,我們的第一個工作就是保護好它們,但是只有保護並不足夠,我們需要再做研究,將一件文物背後的歷史訊息告訴公眾。現代的博物館十分重視『對話』,就是觀眾怎樣看那件文物,用設計、功能、溝通、美學,去展示這件文物。」 吳志華:「我們經常指出,怎樣去增強我們市民的文化自信,特別是青少年,怎樣去做好我們歷史文化的傳播。對於青少年,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他們的歷史自覺。做教育工作不能千篇一律,年輕人可以參與我們傳統文化,除了傳承以外,還有『創新』,其實創新都係一項傳承工作,我們經常說一代一代傳下去,一定要有一個新的意義,中國文化的連續性在過去的5千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2日
維港兩岸大廈響應「地球熄燈一小時」 幻彩詠香江亦暫停
【有線新聞】維港兩岸有大廈響應「地球熄燈一小時」,晚上關燈一小時。 晚上八時半,維港兩岸的大廈陸續關燈,幻彩詠香江亦暫停一晚。「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由世界自然基金會舉辦,今年有超過4,000間公司機構及大廈參與,關上非必要的燈和電器一小時,呼籲社會減少碳排放,守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