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首九月港人外遊求助約2,600宗 入境處提醒慎用無人機拍攝防觸法例
【有線新聞】入境處今年首九個月接獲約2,600宗在外港人求助,提醒外遊時要慎防觸犯外地法例。 入境處早前推出兒童繪本,向幼稚園及小學生講解外遊貼士及領事保護。今年首三季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共收到2,609宗求助,近半是遺失旅行證件,要由中國駐外使領館發出臨時證件,一般需時一至兩日;其餘較多求助涉及患病入院或者交通意外。 入境處提醒外遊時除了要準備多幾份護照副本、留意旅遊保險保障條款,影相打卡都要小心。入境處總入境事務主任(國際協作)謝振鋒:「要留意身處的地方、處所,譬如南韓汗蒸幕公共浴場可不可以拍攝,避免騷擾到其他人或拍攝其他人私隱,有機會令大家惹上官非。近年很多人喜歡玩無人機,大家到外國想玩無人機前都要非常小心留意,因為有些國家對使用無人機有非常嚴謹規定,舉例萬一拍攝到軍事禁區,可能有很嚴重法律後果。莫講最後決定如何,有機會耽誤他們的行程或回港的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諾貝爾獎|三學者獲經濟學獎 研究創新促進經濟 兩得主斥特朗普政策適得其反
【有線新聞】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由3位學者獲得,表揚他們解釋由創新推動的經濟增長,其中兩名得主知悉獲獎後均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遏抑創新。 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分別為美國西北大學教授莫基爾、法國經濟學家阿吉翁及美國布朗大學教授豪伊特。至於獎金共有1,100萬瑞典克朗,折合約900萬港元,莫基爾將得一半,餘下一半由另外兩名得主共分。諾貝爾委員會指出人類科技雖然不斷進步,但只有過去200年,才首次在歷史上實現持續經濟增長,三人的研究則是圍繞如何有效利用創新促進經濟。 莫基爾的研究指出新科技可能受到既有利益集團抵制,社會需對變革保持開放態度,並且要懂得將出色的設計和意念轉化為商品。至於阿吉翁和豪伊特則曾在1992年發表論文,構建一個數學模型,揭示科技推陳出新的過程,本質上是「創造性破壞」,需平衡研發投資、利率環境及家庭儲蓄等環環相扣的因素,才可有效令創新促進經濟。 阿吉翁知悉得獎後表示去全球化和關稅壁壘均不利經濟增長,又呼籲歐洲向中國和美國取經,學習在國防和AI等領域推行產業政策。豪伊特則表示讓製造業回歸美國,政治上或許合理,但不是好的經濟政策,發動關稅戰只會令所有人的市場規模縮小。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壽山村道倫常命案|外籍母疑浸死女嬰後上吊亡 丈夫報案揭發 警:料產後抑鬱復發
【有線新聞】港島南區壽山村道發生命案,一名患抑鬱症媽媽懷疑浸死女嬰後自殺。 案發在壽山花園,警方下午4時許接獲死者丈夫報案,到場後在主人房衣帽間,發現34歲法國籍女死者以皮帶上吊,7個月大女嬰則浸在浴盤,兩人當場證實死亡,現場留有遺書。 警方指翻查閉路電視,案發時無第三者在單位內。西區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許康傑:「女死者有抑鬱病的病歷,在生產女兒後,抑鬱病有復發跡象,她亦需要定期服食抗抑鬱病藥物。除了頸部傷痕,脗合她吊頸死因外,身上並沒有其他可疑傷勢,7個月大女嬰亦無表面傷勢。法醫初步檢驗後,推斷兩名死者死因有機會是窒息致死,真正死亡原因有待法醫作進一步解剖才能確定。」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立法會選舉|滿70歲議員過半棄選 盧偉國:支持議會年青化 葉劉:會適時公布
【有線新聞】12月立法會選舉至今12名現任議員放棄連任,自由黨易志明、經民聯盧偉國同日經社交平台公布,目前12名年滿70歲的議員已經有7人棄選,身兼行會召集人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稱適時會有公布。 71歲經民聯主席、工程界議員盧偉國晚上經社交平台宣布,成為放棄連任的第11人。「這段日子我和工程業界團隊、經民聯黨友與家人總結過去、規劃未來。為助力議會薪火相傳,支持議會年青化,我決定不參選第八屆立法會。」 同日宣布不競逐連任的還有72歲的自由黨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同樣經社交平台交代,稱經過慎重考慮,又稱過去13年香港經歷由亂到治,有幸參與及見證國安法及23條立法。 連同張宇人,自由黨已有兩名資深議員棄選功能組別,星期二黨團會開會討論。自由黨副主席李鎮強相信兩人不是收到中央指示,「我相信沒有,但始終大主席和馬議員做了示範,所以他們都了解這件事是否值得,大家休息一下。」 外界關注70歲是否其中一條參選界線,相關議員未有正面回應。葉劉淑儀:「不要阻礙我開會,走開。我們新民黨適當時候會宣布,請各位不要騷擾我。(你自己個人有何決定?)」黎棟國:「(參選有決定了嗎?)未有。」謝偉銓:「未能透露。」 已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立法會選舉|自由黨兩資深成員棄選 副主席李鎮強:相信不是收到中央指示
【有線新聞】自由黨立法會議員易志明公布不參選12月立法會選舉,至今最少有10名現任議員放棄連任,逾半年齡都超過70歲。身兼行會召集人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稱該黨會適時公布參選意向,相關議員亦未說明決定。 最新公布棄選的是72歲的自由黨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他在社交平台交代,經過慎重考慮,與家人和黨友商議後,決定不參選下屆立法會;又稱過去13年,香港經歷由亂到治,有幸參與及見證國安法及23條立法。 連同張宇人,自由黨已有兩名資深議員棄選功能組別,星期二黨團會開會討論。自由黨副主席李鎮強相信兩人不是收到中央指示,「我相信沒有,但始終大主席和馬議員做了示範,所以他們都了解這件事是否值得,大家休息一下。」 外界關注70歲是否其中一條參選的界線,相關議員未有正面回應。葉劉淑儀:「不要阻礙我開會,走開。我們新民黨適當時候會宣布,請各位不要騷擾我。」(你自己個人有何決定?)盧偉國:「適當時候自有分享。(何時公布?)傳媒朋友都很明白我的作風,適當時候會和大家分享。」(參選有決定了嗎?)黎棟國:「未有。」謝偉銓:「未能透露。」 已宣布不競逐連任的議員稱沒有補充。陳健波:「(是否有70歲界線?)沒有補充,對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加沙停火|20名生還人質全部獲釋 以方放近兩千巴人囚犯 特朗普:戰事結束
【有線新聞】哈馬斯釋放全部20名生還人質返回以色列與家人團聚,以色列則釋放約2,000名巴人囚犯交換,其中百多人會遞解離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加沙戰事結束,哈馬斯會遵照停火計劃解除武裝,他稍後到埃及簽署首階段停火協議。 哈馬斯在本港時間下午1時左右於加沙城釋放首批7名男人質,包括48歲的米蘭,他的妻子見到分隔700多天的丈夫身影高興得跳起。人質由國際紅十字會車輛先載到以軍在加沙基地,部分人狀態看來不錯,與軍人交談面露笑容、神情輕鬆。 首批獲釋的有雙胞胎貝爾曼兄弟,劫後重逢擁抱,他們2023年在家中被哈馬斯擄走,相信兩年來大部分時間被分開囚禁,沒有見過對方。21歲的安格雷斯特釋放前獲哈馬斯安排,跟沒見兩年的母親視像通話,母親難掩激動情緒,跟兒子說以哈戰爭已經結束,很快可以回家。 哈馬斯之後釋放其餘的13名人質,載着人質的車隊在警車護送下駛去以色列南部邊境的基地,守候在馬路兩旁的民眾揮動以色列國旗歡迎他們回國。人質接受初步檢查後,部分人坐直升機轉去特拉維夫的醫院,進一步檢查身體並與家人團聚。 根據以哈同意的加沙和平協議,以色列會釋放兩千名巴人囚犯交換,在人質獲釋後,約旦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醫管局集中採購藥物降低成本 有議員憂惹安全問題 倡透過售賣專利技術開源
【有線新聞】為減少醫療開支,醫管局透過集中採購藥物降低成本。有議員關注會否引起安全問題,建議局方透過售賣專利技術開源,醫管局稱會積極研究。 醫管局去年起透過集中採購藥物,平均降低兩成購藥成本,包括仿製藥。有議員關注會否引起安全隱憂。梁子穎:「對副廠藥物有一個疑問,藥效如何、是否安全?」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王耀忠:「引入仿製藥的過程中,會要求藥廠表述清楚它的藥力、治療效用與原廠藥相同,這個我們一直謹守的。我們也有監察的機制,定時做一個品質測檢。」 黃國:「有些測體溫或量血壓,新的儀器好像不太準確, 要用舊儀器再檢查一次。類似這些問題中,一方面優化採購策略省錢,一方面如何確保質素沒有變差。」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李夏茵:「招標中我們看兩個元素,第一價格、第二質素。它的質素需要有保證,不會因為它便宜就購入。」 除了節流,議員亦關注醫管局會否透過售賣自己研發的科技或技術開源。李夏茵:未來會考慮並積極看如何拓展,將我們真的研發了有專利的東西可否拿出去售賣,不單止是你以為資訊科技這麼高端的,可能簡單到是一些物理治療的托。」 另外,24/25年度首9個月醫管局有2萬宗個案未能收回醫療費用,涉款超過6,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綜援長者入住廣東院舍可獲約9,500元資助 有議員關注居港要求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資助領取綜援的非體弱長者入住廣東指定安老院,綜援連同計劃的資助可獲約9,500元,有議員關注申領福利金的居港要求。 狄志遠:「要取香港福利,要有香港居住的時限,60日、90日。既然現在鼓勵內地養老,這方面檢討現在不必要的限制,令到長者很麻煩留在香港做手續,或有些限制。」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需有一個條件,與香港有關連。最基本要求,我們接受不到一個長者在香港合資格,過一段短時間之後不合資格,然後離開香港,他們無可能仍獲到福利金。」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立法會選舉|自由黨兩資深成員棄選 副主席李鎮強:當然希望有年輕人接班
【有線新聞】自由黨立法會議員易志明公布不參選12月立法會選舉,至今最少有10名現任議員放棄連任,逾半年齡都超過70歲。身兼行會召集人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稱該黨會適時公布參選意向,相關議員亦未說明決定。 最新公布棄選的是自由黨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他在社交平台交代,經過慎重考慮,與家人和黨友商議後,決定不參選下屆立法會。又稱過去13年,香港經歷由亂到治,有幸參與及見證國安法及23條立法。連同張宇人,自由黨已有兩名資深議員棄選功能組別,星期二黨團會開會討論。 自由黨副主席李鎮強:「大家都知道無論易議員、張議員也好,在業界是我們的翹楚,亦是我們的領頭人物。我們當然希望有年輕人接班,但年輕人是否有傳承和接到棒,我們一直在考慮。」他稱相信兩人不是收到中央指示。李鎮強:「我相信沒有,但始終大主席和馬議員做了示範,所以他們都了解這件事是否值得,大家休息一下。」 外界關注70歲是否其中一條參選的界線,相關議員未有正面回應。葉劉淑儀:「不要阻礙我開會,走開。我們新民黨適當時候會宣布,請各位不要騷擾我。」(你自己個人有何決定?)盧偉國:「適當時候自有分享。(何時公布?)傳媒朋友都很明白我的作風,適當時候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俄烏戰爭|特朗普警告或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導彈 澤連斯基強調僅攻擊軍事目標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警告若俄羅斯不盡快結束俄烏戰事,華府可能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航導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強調戰斧導彈只會攻擊軍事目標。 美國總統特朗普兩日內兩度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提到兩人曾磋商烏克蘭的武器要求,強調不會直接向烏軍提供戰斧導彈,而是經北約交付,一旦華府「開綠燈」會預先警告俄羅斯。「我可能會(對普京)說,若這場戰爭無法平息,我可能向他們(烏克蘭)提供戰斧導彈,我會說戰斧導彈是非常厲害的武器,攻擊力極強,坦白說,俄羅斯不需要它。」 戰斧遠程巡航導彈射程達2,500公里,可深入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覆蓋首都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早前警告烏克蘭使用戰斧導彈,將損害俄美關係,令局勢升級。 澤連斯基指莫斯科憂慮基輔可能獲提供戰斧導彈,證明華府施壓有助實現和平。他接受霍士新聞專訪,表示正說服特朗普批准協議,強調戰斧導彈只會用作攻擊俄羅斯的軍事目標,不會像俄軍般傷害平民。 澤連斯基指俄軍地面攻勢未能取得預期進展,批評俄羅斯趁全球外交聚焦中東,加強空襲烏克蘭的能源設施。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中國9月出口升8.3%進口升7.4%勝預期
【有線新聞】中國9月進出口表現均勝預期,其中出口升8.3%,海關總署表示個別國家濫施關稅,單邊貿易保護主義中國進出口仍保持韌性。 面對外貿不確定性,美國加徵關稅,中國9月進出口增速都加快。以美元計價,出口連升7個月,9月出口按年升8.3%,增速較8月加快3.9個百分點,是半年來最高,亦高於預期的升6.6%。9月進口升7.4%,較8月加快6.1個百分點,遠高於預期的升1.8%,是去年4月來最高增速。期內東盟仍然是中國最大貿易夥伴,對東盟出口增速由8月升逾兩成二放慢至9月的升一成半,對歐盟出口增速加快至一成四,對美國出口跌幅收窄至兩成七。 海關總署表示,面對個別國家濫施關稅,單邊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外貿仍頂住不確定性,進出口保持韌性。海關總署副署長王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盛行,這些都給我國外貿運作帶來了壓力。但是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他又指經濟全球化進程遭遇逆風逆流,但中國存量和增量政策將為出口注入新動能。王軍:「我國是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暢通的重要力量,國內存量和增量政策持續發力顯效,廣大外貿企業繼續以高質量的供給適配國際市場的需求,這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高盛:中美元首會談前爭更多籌碼 花旗:不能忽視升溫風險
【有線新聞】中美關係轉趨緊張,環球金融市場受壓。高盛認為,中美在元首會談前都在爭取更多談判籌碼;花旗相信,雙方仍有談判空間,但不能忽視局勢升溫風險。 憂慮中美關係緊張,美國總統特朗普「憤怒」的言論,觸發市場對貿易戰的恐慌。上周五道指大跌近900點,標指及納指創半年來最大跌幅,最新特朗普亦為言論降溫,表示不願見到中國衰退。 高盛認為,中美緊張局勢升級只是為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的雙邊會談爭取更多談判籌碼,最大機會是中美撤回最激進的政策。近期中國的政策聲明似是推動美國有更多讓步,或利好市場的結果。花旗認為,中美元首會面未有取消,相信雙方仍有談判空間,雖然貿易「硬脫鈎」對雙方不利,但不能忽視誤判形勢的風險。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的做法是意料之內,中美仍然未簽訂貿易協議,他希望在限期前要求中國妥協。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美國最主要3個貿易夥伴除了最聽話的墨西哥之外,其他兩個都不是很聽話的,不能談妥。他(特朗普)就心急、出招了,出招就一定令市場有震盪,市場給予他反應,到最後他都要看待市場。」 對於股市影響,野村估計資金避險,內地A股、香港、台灣及南韓的科技股短期有利較專注內需的板塊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