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04日
一線搜查|啟德過渡屋入住率低 住戶投訴管理混亂、停電頻生 「啟福居」歸咎一原因
為改善基層市民的居住環境,政府早前推出過渡性房屋計劃,旨在為劏房居民提供適切居所。然而,位於啟德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啟福居」自去年9月入伙以來,入住率僅達26.6%,遠低於其他同類項目。住戶更反映多項問題,包括蟲鼠滋擾、停電事故、管理混亂及承諾的設施未有兌現等。不過,「啟福居」的營運機構「齊惜福」回應《一線搜查》查詢時反駁指控,更聲稱「啟福居」入住率低是受到政府前後矛盾的政策所連累。 住戶投訴蟲鼠為患、停電頻生 除了環境衛生惡劣,與曱甴、老鼠做鄰居外,住戶L小姐表示,自入住「啟福居」以來,近三個月內已發生三次停電事故,特別在夏季用電高峰期,電壓不穩問題尤為明顯。「當你真係收管理費又好,但你嘅管理員呢?夜晚6、7點停電,完全黑晒,啲人打去管理處,佢哋話係呀而家停電呀,但冇嘢幫到我哋。有老人家跌親、有BB喺屋企,突然冇晒電。試過等幾個鐘先有電,其實你管理費係做咩?管理啲咩呢?」 住戶對管理處的服務亦多有不滿,認為管理不透明且效率低下。L小姐續指,每次有問題需要聯繫管理處,總是找不到負責人,「初頭打去管理處,佢哋話負責人唔係到,或者你等負責嚟到再打返俾你。咁就打去長沙灣辦公室,電話不停轉,不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03日
一線搜查|啟德過渡屋「啟福居」突收差餉 400元管理費走廊現尿液、曱甴 住戶:好似俾人欺騙咗
為改善基層市民居住環境,政府早前推出過渡性房屋計劃,惟位於啟德的「啟福居」項目自去年9月入伙以來,入住率僅26.6%,遠低於其他同類項目。不少住戶亦認為「啟福居」管理及設計存在諸多問題,直言後悔入住,甚至表示「寧願住返劏房,我都唔想住喺度。」 入住率低 居民直言後悔 根據資料顯示,「啟福居」由「齊惜福」營運,共有721個單位,獲政府撥款3.85億元興建,於2024年6月落成,9月正式入伙,平均月租約4,925元。不過,根據政府公布,截止今年2月底,「啟福居」入住率只有26.6%,較其他同類的過渡性房屋為低。 住戶L小姐(化名)與丈夫原本居於150至160平方呎的劏房,月租約5,200元,水電費另計。因業主收回物業,夫婦二人急需搬遷,最終入住「啟福居」二人單位,130平方呎的單位月租4,440元,平均呎租約34元,與劏房相若。然而,L小姐質疑單位實際面積不足130呎,空間狹小,居住體驗遠不如預期。 環境衛生惡劣、走廊留尿液 住戶:每月仲收$400清潔費 更令L小姐不滿的是,入住「啟福居」需額外繳交每月400元的管理費,使實際租金開支增加約10%。她透露,營運機構最初將該筆費用定為「清潔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02日
一線搜查|西營盤大廈升降機故障頻生 八旬翁被困逾28小時 街坊呻:一星期壞幾次
西營盤第三街一幢大廈升降機故障頻生,令居民生活大受影響,其中一名八旬老翁更於今年1月被困升降機逾28小時,期間無人發現,然而承辦商提交的事故報告中隻字不提,令一眾街坊怒火中燒。涉事老翁的家屬斥責承辦商刻意迴避事件,掩飾過錯,做法荒謬,要求機電工程署嚴查事件。 升降機故障成常態 居民生活受影響 涉事大廈樓齡35年,全幢24層、48戶,僅靠一部升降機供居民上落。有居民向《一線搜查》投訴,指該升降機故障頻生,嚴重影響住戶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住戶伍先生:「一星期壞一、兩次左右,影響就大啦,我哋大廈有好多老人家居住,如果無𨋢就出唔到去,尤其係住高樓層嘅人,其實我住9樓算好㗎啦。」 住戶蘇小姐:「我行幾層就要唞吓先可以繼續上去,我家庭主婦嚟㗎嘛,要買餸,我兩手拎住,真係要唞!一個星期壞幾次,真係頂唔順!」她又指,自己與家人均試過被困升降機,「都驚㗎,我呀媽80幾歲,佢成日落樓梯,你知老人家冇手提電話,我就係驚佢困𨋢。」住戶陳婆婆亦指大廈升降機經常出現故障,導致生活不便,尤其丈夫以輪椅代步,不時要前往醫院覆診,「我驚被困入面,我自己都被困過幾次啦,搭𨋢時候突然震一震,停咗,就唔上唔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一線搜查|瑜伽中心被指呃保就業 負責人逐點反駁 冀開細舖改「Credit」形式收費
香港一間擁有23年歷史的知名瑜伽中心疑陷入嚴重財務危機,多間分店相繼關閉、負債逾千萬元。面對學生指控上課遲到、遊說導師「夾計」領取政府資助,中心負責人Dickson主動聯繫《一線搜查》,聲言要逐一反駁,更指有意盡快轉型開細舖重新教班。更有學生現身力撐:「即使喺公園教返我都冇問題。」 約課導師例遲 付費可買證書? 有學生指付費後但一直預約不到課堂,就算約到上課,導師都一定「例遲」。中心負責人Dickson反駁指「遲是一個過程」,他稱「上課唔係難預約,係因為佢哋搜集好多黑材料,有陣時係堂與堂之間要走場,課堂係有助教幫手開場,大家都知呢個係過程。」 對於有指只要學生願意付費,即使未完成考試都可以拿到認可導師證書,中心負責人Dickson承認有相關情況,但解釋是受到社運影響,「2019年社會運動開始好多人移民,當時好多人報名做了導師,佢哋上完堂、考了筆試,尚欠部分動作試未考。」他指,部分學生移民到英國等地,會對他們酌情處理,又強調有監察整個過程,「佢哋真係上晒堂,啲動作試會要求佢拍片,但呢個程序好麻煩,我哋要收返少少費用先得。」 遊說導師「夾計」申保就業? 合伙人:大家幫大家 至於被指涉嫌遊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7日
一線搜查|瑜伽中心陷財困 負責人現身認欠債逾千萬 批少數導師追討欠薪扼殺轉型機會
香港一間擁有23年歷史的知名瑜伽中心疑陷嚴重財務危機,《一線搜查》早前報道,該中心不僅拖欠導師薪金、學員難以預約課堂,更因欠租問題導致多間分店相繼關閉。事件曝光後,中心負責人Dickson一直迴避傳媒訪問,然而近日竟主動聯繫《一線搜查》,坦承負債高達逾千萬港元,並首度公開解釋事件始末,聲稱自己「一肚委屈」、不吐不快,又將問題歸咎於社會環境,強調絕不輕易結業。 認指控屬實 負責人:我哋表面上係冇良僱主 Dickson在訪問中承認,瑜伽中心正面臨嚴重財務困境,負債金額遠超早前報道所指的500萬港元。「你哋報道講得好啱,但唔止咁少,我哋唔止欠緊500萬,係欠緊過千萬都有!」他坦言,導師及學員的指控均屬事實,包括拖欠60位導師薪金、近千名學員的課堂無法兌現,以及多間分店因欠租而關閉。然而,他強調問題背後有更深層的社會因素,「佢哋(導師及學員)講嘅嘢,表面係事實嚟嘅,我都冇乜嘢可以話佢哋唔啱,但裡面有好多社會問題。呢件事係一個孽嚟㗎,我要承受。因為咁多負面新聞指控我哋咁咁咁,因為我哋喺表面上、表面上係冇良僱主,但內裡冇人知我哋嘅來龍去脈㗎嘛。」 對於早前報道中,Dickson被指躲藏店內、拒絕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6日
一線搜查|南區復康專線7月停運 輪椅居民憂難覆診 盼延續服務
「南區復康專線」為區內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援,方便他們往返醫療機構。然而,這項服務在運作了五年後,將於2025年7月1日起停止營運。《一線搜查》近日收到多位市民的求助,反映對專線服務的強烈需求,希望政府及有關機構能重新考慮延續這項對社區至關重要的服務。 早在八年前,時任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每個區議會預留一億元撥款,用作推行社區重點項目,南區復康專線便是該區的重點項目之一。根據2018年的立法會文件,民政事務總署指該項目旨在彌補區內無障礙交通設施的不足,最終獲財委會批出4,990萬元,交由復康會營運五年。文件亦提到,計劃結束後,專線可透過自負盈虧或贊助方式延續。但五年過去,服務未獲新資金支持,難以繼續營運,加上租約期滿,專線將於7月1日起停運。 指專線停運影響深遠 輪椅居民感徬徨 根據南區復康專線的資料,該服務設有五條固定路線,每條路線車程約一小時,另有一條可預約路線,覆蓋鶴咀、石澳、大浪灣、赤柱等偏遠地區。自啟用以來,專線提供專業且細心的服務,深受居民讚賞。南區居民陳小姐住在黃竹坑逸港居,她表示,住所附近難以截到的士,即使有車,司機亦常因輪椅乘客而拒載。至於巴士,陳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一線搜查|城巴新站牌被批似驗眼 「適應論」回應焫㷫網民 長者實測:難過睇報紙
城巴早前更換巴士站牌,被市民批評字體縮小及出現「撞色」,令站牌難以看清,尤其對視障人士及長者來說更是「災難」,大多認為新不如舊,但城巴在社交平台回應卻如同「火上加油」,著市民「既然改變唔到,不如慢慢適應」。 城巴早前與新巴合併專營權後,更換各區巴士站牌設計,以黃底黑字顯示普通路線、藍底白字為特快路線、黑底黃字則是通宵路線。今年70歲的呂太就向《一線搜查》表示,現時每次乘搭巴士找站牌看路線也感到相當不方便,「要走到很近才能看到」、「這裡下面直頭要靠近,要慢慢找」、「我也覺得字體偏小,真是比看報紙還百慘」。 「現在黃色的牌轉了以後,我們也看得很辛苦,因為那些字又反過來,又要我們譬如晚上更難看,還有譬如對遊客會更慘。」呂太直言站牌上英文更細小,而標示則好像數個字黏在一起,「以前那款較好,因為有顏色分別出來。」 雖然長者們都大嘆辛苦,但城巴方面似乎無意更改,早前更在官方社交平台帳號回應,稱「每個人考慮嘅點唔同啦!由設計到審批,到最後出來嘅結果,肯定經過多層考慮,一個設計亦不可能滿足曬所有人。咁既然改變唔到,與其執著好定唔好,不如慢慢適應新嘅事物囉!」 視障人士吳家麟則認為,字體大小可以調大一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一線搜查|長者中心Check牙「中伏」 認知障礙翁失鑲牙機會 家人:好唔公平
現時政府為長者提供多項牙科服務計劃,包括牙科街症,以及這個月底推出的社區牙科支援計劃,另外還有外展牙科服務和關愛基金的牙科資助。不過,有《一線搜查》觀眾的父親受舊假牙破損困擾10年,早前申請關愛基金免費鑲假牙被拒,原因居然是花數分鐘時間在社區中心接受過牙齒檢查,由於當日過程不清不楚,家屬對父親失去機會認為很不公平。 據觀眾JUDY表示,他年逾八十的父親有認知障礙,對花費金錢相當執著,所以就算假牙破損近十年無法正常進食,也不願意花數萬元整新假牙。當她得知關愛基金對合資格長者有免費鑲牙資助,便透過社工申請,「我爸爸很開心,很願意整牙,因為他覺得終於可以食牛扒。」豈料不久後到收到的卻是拒絕通知。 「我滿腦子問號。吓?我爸爸曾經用過外展牙科?」JUDY想起爸爸平時去開的日間長者中心,一年前有職員向她推介過「牙科保健服務」,稱醫院牙科醫生會來看長者牙齒,「如果需要就會協助整(假牙)」,結果當日只是檢查牙齒,「甚麼也沒做過」,數日後才通知「我哋冇得做轉介,要去第二個中心重新申請」。 由於發現所謂的「協助整牙」是要自費,當日最終未有處理,結果就因為短短數分鐘導致關愛基金的資格。JUDY最終也用了六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0日
一線搜查|的士牌跌到負資產? 高息重創兼保費猛漲 司機控訴:棺材本都無
的士行業近年持續不景,連帶的士牌價亦都大插六成,有司機就向《一線搜查》表示受高息環境、保費持續增加、網約車爭客等多重打擊下,同行負資產個案越來越多,不少人都對前景失望,甚至黯然離場。 政府為改善交通及空氣污染情況,自1998年起停發新的士牌,從此只能夠在市場買賣牌照,目前全港的士牌照共有18,163個。據了解,2015年市區的士牌價創下723萬的歷士高位,但截至今年4月中,市區的士牌價跌至約252萬,相忽高位累跌超過九成,同期新界的士牌價亦跌穿200萬元大關,不用180萬元就有交易。業界人士表示,的士牌價持續下跌有多個原因,當中包括高息環境、人手短缺及規管網約車的政策仍然未落實。 據駕駛的士已有廿多年的林先生指出,他高峰曾擁有5個的士牌,但現時已淪為負資產一族,「最高峰時,每更車也有二三千元。我每更車可以做到50至55支旗,現在最多做到23至25支旗,跌幅很厲害。」林先生在牌價約600萬至700萬時賣了幾個,但餘下的錢近年都在其他方面花費了,變成了負資產階級。 他認為「衣食住行」始終有需求,行業前景應該是好的,「現在最主要是被非法車侵蝕了我們營業額等各方面,變成很多人看淡我們行業的前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0日
一線搜查|大埔鷺鳥林繁殖季遍地雀屎傳惡臭 行人、駕駛者頻「中招」 區議員倡三招解決
大埔鷺鳥林作為全港第二大鷺鳥棲息地,每年3月至9月的繁殖季都會吸引大量夜鷺、小白鷺及大白鷺聚集,與毗鄰交通繁忙的廣福道形成獨特鬧市景觀。然而,鷺鳥聚集帶來的滿地鳥糞問題,不僅令路過的居民苦不堪言,亦對駕駛者構成安全隱患。 鳥糞滿地 引衛生隱憂 「特別係傍晚時候,佢哋(鷺鳥)好似返屋企咁樣,嗰個情況會更加勁,你望埋棵樹全部都係白點,就係啲雀仔。」居民葉先生向《一線搜查》表示,鷺鳥聚集,鳥糞四處散落,嚴重影響衛生。他坦言,「雀屎始終唔乾淨」,若不慎「中招」而身上未有攜帶濕紙巾,更要特意回家清洗,再出門上班,對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問題由來已久,居民投訴不斷。「你睇下呢段路,全部地下都係白色就係雀屎,事實上喺呢度嘅白鷺對我哋造成嘅滋擾就係雀屎。」大埔區議員黃碧嬌表示,早於2000年已接獲有關鳥糞滋擾的投訴,當時問題尚未如現時般嚴重。如今,廣福道、運頭角里及附近馬路、斜坡,甚至護老院均受鳥糞影響,地上白點處處,令人頭痛。 早在2020年就有區議員提議在廣福道近運頭角里加建行人路上蓋,以減少行人「中招」機會,但因路面空間不足及工程耗資過千萬,計劃最終被政府部門擱置。而相關部門早前亦聯同大埔區議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一線搜查|葵芳公廁三個月冇鹹水 揭權責糾紛未解 街坊怨聲載道:嘥納稅人錢
《一線搜查》兩年前曾探討葵青區不時爆水管的問題,據了解,區內老化的水管已經陸續更換。不過,近日有街坊再向《一線搜查》投訴,指葵芳港鐵站旁的公廁已經連續三個月無鹹水供應,導致衛生環境惡化、地面濕滑,市民使用不便,甚至有長者險些摔倒。 「你係一個政府,冇理由連維修一樣咁簡單都做唔到,可以拖足幾個月嘅。」投訴人李小姐向《一線搜查》表示,位於葵芳巴士總站和新葵芳花園B座附近的公廁,自三個月前停止鹹水供應,問題至今未解決。 公廁無水衛生堪憂 居民怒斥:嘥納稅人錢! 根據食環署圖片,公廁位於葵芳港鐵站附近,對面有食肆及商店。除附近居民外,的士、小巴、巴士司機及商戶亦頻繁使用,使用率非常高。但無鹹水供應導致衛生問題嚴重,地面長期積水,濕滑不堪。李小姐:「非常唔方便,製造衛生問題,而且容易跣到人,真係濕得好犀利,成地水。」 現場觀察顯示,公廁內貼有「沖廁鹹水供應故障」的告示,清潔工人放置一個裝滿水的大桶,供市民自行用膠勺沖廁。然而,水喉長開導致水桶滿溢,地面更顯濕滑。街坊甘先生:「廁所壞晒嘅,要自己沖嘅,你話政府做咩呢!嘥晒納稅人啲錢!(係咪覺得好麻煩呀?)麻煩呀,第日可能要帶埋廁紙添呀。」鍾小姐抱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6日
一線搜查|提早上樓變住孤島 富蝶邨二期商場僅得四店 經濟唔好租戶「拖字訣」?
【有線新聞】被譽為大埔最大型公屋邨的富蝶邨,自第一期2021年入伙後,就因為交通配套未完善,而至去年初第二期也正式入伙後,《一線搜查》再次收到居民的投訴,說樓下欠缺商店購物,要山長水遠外出第二條邨購買,猶如住進孤島。 日常用品全靠士多 18分鐘才到鄰邨街市 鄰近富亨邨及大埔醫院的富蝶邨共分三期興建,第二期就在去年4月開始陸續入伙,但不少第二期居民都發現搬進來這麼久,屋邨商場還是很冷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一線搜查》發現邨內只有零星單位正在裝修,而餐廳及銀行舖位都是圍上木板,不知道何時開業,營業中的只得4間店舖,分別是診所、教育中心、士多及理髮店。 由於富蝶邨現時未有街市,街坊要到附近的富亨街市,但手機顯示步程需要大約18分鐘,對長者來說相當不方便。 商場年初始交房署 商戶觀望態度推搪簽約 區議員說表示商戶進駐緩慢,與市道有一定關係。胡綽謙:「因為富蝶邨二期是屬於提早上樓的一個地方,因此配套還未完成興建,直至今年1月,承建商才把商場交給房屋署管理。差不多過新年時,有很多商舖因為現在經濟環境不太好所以持觀望態度,用了很多理由推搪暫時不簽約,例如是尚未執修好。」 胡綽謙指近月多了租戶簽約,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