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的士業界推三個月禮貌活動 設大使駐站宣傳 倡車廂裝鏡頭、電子支付
【有線新聞】的士業界舉辦新一輪禮貌活動,為期三個月。 香港的士業議會舉行的士禮貌活動啟動禮,未來三個月會安排受培訓的禮貌大使駐守金鐘站、紅磡站和天星碼頭等人流較多的的士站,派發宣傳單張和禮品,讓市民認識的士服務標準,減少大家誤會。 的士業議會指,除了禮貌活動和的士車隊管理制度,建議業界和運輸署探討更長遠的措施提升服務水平。香港的士業議會主席黄卓邦:「當然3,500部的士,五對車隊只有3,500部的士,只佔整體的士的六分之一,不能夠完全徹底解決問題,所以我們需要長期措施,跟運輸署合作,探討在車裏強制安裝鏡頭和電子支付平台的可能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山東艦訪港|訪港五日 周末開放參觀 李家超:振奮人心、感謝國家關懷及支持
【有線新聞】國家第一艘自主設計和建造的常規動力航母山東艦編隊,抵港訪問五日,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航母編隊訪港振奮人心。有市民一早在各區海旁守候,一睹航母編隊風采。 排水量逾6萬噸的山東號航空母艦以及編隊,早上進入市區水域,消防船噴水歡迎。艦上十多架艦載機,包括殲15戰機、直-18直升機在飛行甲板亮相,更有軍人列隊做出「國安家好」四個大字。航母編隊還包括導彈驅逐艦延安艦,與山東艦一同停靠青衣對開交椅洲水域的錨位。還有解放軍海軍主力導彈驅逐艦湛江艦,以及導彈護衞艦運城艦,入港後停泊在昂船洲軍營。 不少市民一早在堅尼地城及港九多處海旁拍攝航母編隊入港,還做足資料搜集。溫先生:「自己國家的船,當然會想看。算是頗關照香港人,內地好像想看也看不到。」蔡先生:「本身想看055(延安艦),055的雷達範圍較好,X波段和P波段。之後最好等到福建艦來,(記者:為甚麼?)彈射型航母,加殲35戰機彈射器。」 艦隊停靠後,昂船洲軍營有歡迎儀式,解放軍南部戰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賈建成、中聯辦主任周霽、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駐 港部隊司令員彭京堂等人出席。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詞時指山東艦編隊在香港回歸28周年,以及港區國安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粵車南下|初期每日100車直入市區 陳美寶:毋須設研習班 左軚車意外率僅0.2%
【有線新聞】粵車南下有望最快11月實施,初期每天有100個名額可以直接駛入市區。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希望一邊試驗一邊累積經驗,又說毋須為廣東司機設研習班,左軚車未必一定大機會出意外。 粵車南下方案由早前分階段推進改為力爭11月開放泊車轉乘時,同步讓每日約100輛粵車直接駛入市區。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說,是進取亦謹慎的做法,「因為各樣籌備工夫與粵方商量得頗細化,覺得是時候可以小規模做試驗模式,早些讓這模式推出亦可以幫助我們累積經驗,從而突破過去思路,用嶄新思維令整件事推進快些。」 粵車司機要遵守本港道路交通法規,陳美寶說未必需要開設研習班,「現今科技如此發達,在香港來說要學習,都不一定要『坐定定』在班房上研習班,反而就會用創新些方法,可以拍短片、製作懶人包,在驗車中心等候時也是一個很好時機向他們宣傳及提供有關資訊。」 她說正與廣東省政府訂定行政安排,一旦粵車出意外或違例也可以跟進,又說目前有8,500輛左軚車持兩地牌在香港行走,發生意外比率並非特別高。「看2024年上半年整體數字,出現意外率涉及左軚內地車意外率非常低、是0.2%,這數字遠低於香港一般而言在市區右軚車的意外率1.67%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修訂監獄規則|收緊探訪、取消私飯安排 增抗拒懲教人員執行職務罪行
【有線新聞】政府提出修訂《監獄規則》,包括收緊探訪安排、取消候審人士穿著私人衣服和「私飯」安排,以防有人危害國家安全,確保監獄內的紀律。 保安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稱,因應懲教院所可能面對的國家安全風險和保安威脅,建議完善《監獄規則》,包括若在囚人士與法律代表聯繫將危害國安、妨礙司法公正等,可限制他與法律代表聯繫。局方指,過去曾有人濫用探訪機制,以「人道支援」為名進行探訪,實際上以軟性手段影響在囚人士,意圖煽惑他們對抗懲教署的監管,引起他們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憎恨,因此建議列明探訪目的必須是幫助囚犯改過自新、維持家庭或社會聯繫等。懲教署有權拒絕任何不符合法定目的的探訪,專職教士的探訪亦受規管。 政府消息人士稱非常尊重,專職教士所起的教化作用,但若觀察到探訪涉及潛在國安風險就要有機制限制,在囚人士仍可選擇見其他教士,不會影響宗教自由。政府消息人士又說,探訪期間,懲教署職員會在場觀察,以及透過書信了解某些探訪人士有否涉及國安風險。 文件又指,六年間有超過300宗候審在囚人士因私飯發生違紀行為,甚至利用私飯在監獄內組織勢力。候審在囚人士或以特定式樣的私人衣物作炫耀或作政治表態、組織勢力,因此建議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深水埗姊弟疑燒炭亡 警改列謀殺及自殺
【有線新聞】深水埗一個住宅單位昨日一男一女倒斃屋內,警方改列謀殺及自殺案。 兩名死者是姊弟關係,家姐41歲、弟弟33歲,租住福榮街福星樓一個單位,業主連日來與兩人失聯,登門探訪揭發案件。警方在現場發現一盤燃燒過的炭,案件由屍體發現改列謀殺及自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修訂監獄規則|禁候審在囚人士食「私飯」
【有線新聞】保安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修訂《監獄規則》。 目前候審在囚人士可以自備或收受食物、俗稱私飯,或酒精飲品。其中一項修訂是建議廢除候審在囚人士可以自備私飯的條文,指2018年至2024年期間,有超過300宗候審在囚人士因私飯發生違紀行為,甚至利用私飯在監獄內組織勢力,挑戰懲教署管治,期望透過修例維持懲教院所的紀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粵車南下|指左軚車在港意外率僅0.2% 遠低於本地車 陳美寶:最重要駕駛態度
【有線新聞】香港與廣東政府爭取11月實施粵車南下,初期每天有100個名額,車輛可以直接駛入市區,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相信發生意外機會未必一定高。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其實現時都有左軚內地車在香港行走,他們用兩地牌形式是常規配額。現時有8,500輛在香港行走,看2024年上半年整體數字,出現意外率涉及左軚內地車意外率非常低,是0.2%,這數字遠低於香港一般而言在市區右軚車的意外率1.67%,所以我覺得最重要是駕駛態度與對路況的熟悉程度。當然出事故會按香港法例處理,我們警隊亦很有經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鴻星酒樓結業|50員工追600萬欠薪 工會質疑濫用破欠基金
【有線新聞】鴻星中菜全線結業,勞工處接獲約50名員工求助,追討欠薪等600萬元,員工至今仍未能聯絡僱主,工會質疑鴻星濫用破欠基金。 中西飲食業職工會主席何仁清:「在我們工會角度,有預謀地做公眾假期。因為7月1日比較忙,比平日生意好些,做完當天(生意),晚上突然通知同事,待他們收工後才通知。這樣7月1日做生意、7月2日就結業,7月1日做生意的現金在哪裏?就是晚上等工友收工後,主管回去開夾萬拿現金,回到寫字樓或公司再通知工友,明日就不用上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山東艦訪港|今早駛入香港水域 士兵展「國家安好」方陣 市民海旁等候
【有線新聞】國家第一艘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常規動力航母山東艦以及編隊抵港訪問五日。 舷號17的山東艦早上8時由本港以西水域駛入青衣對開交椅洲海面,士兵在甲板上排列成「國家安好」文字方陣,十多架艦載機包括殲15戰機、直升機等亦停泊上甲板。隨行的還有舷號165、有「中華神盾」之稱的湛江號導彈驅逐艦,以及舷號571運城號導彈護衛艦,以及舷號106「萬噸大驅」、055型導彈驅逐艦延安艦。 山東艦航母編隊周末將開放公眾參觀,有市民一早在堅尼地城海旁等候艦隊。溫先生:「自己國家的船當然會想看,算是頗關照香港人,內地好像想看也看不到。」蔡先生:「中國製造第一艘軍艦,會比遼寧艦好,本身想看055(延安艦),055的雷達範圍較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深水埗高層單位起火 41歲男子疑逃生失足墮樓亡 紅磡工廈火警釀4傷
【有線新聞】深水埗及紅磡分別發生火警,一名41歲男子懷疑逃生時失足墮樓死亡。 在深水埗醫局街一座住宅大廈高層單位,凌晨四時許起火,消防架起鋼梯射水,派出煙帽隊入屋灌救將火勢救熄,懷疑電線短路起火,並在平台發現一名男子當場死亡,懷疑他逃生時失足墮樓。 另外,凌晨三時許,馬頭圍道一幢工業大廈低層有單位起火,消防升起鋼梯擊破玻璃窗射水,四人受傷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上任三周年|孫玉菡:修訂職工會條例後加強宣傳教育 強調維護國安沒有完成式
【有線新聞】支援照顧者方面,孫玉菡說下半年將推出試點計劃,打通社署、醫管局和房委會數據,找出高危照顧者,強調做法百分百符合私隱。 政府著手制訂護老者、殘疾人士照顧者資料庫,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在專訪透露,下半年推出試點計劃,整合及打通社署、醫管局及房委會三方面數據作起步,待運作暢順後就會全面推行。「每四個老人家,有三個領取著我們社署不同類型的現金資助,有些是接受我們服務,所以我們覆蓋率很高。但他有沒有病、有否入醫院,社署不會知道;但他有沒有病、有否入醫院,醫管局會知道。只要將這兩套數據結合一起,那麼我們很快就會收到很多訊號,我們就會閃紅燈,這個家庭似乎風險高了。」 他指機制可精準識別高危個案,之後會交予社福機構、關愛隊或專業人士及早介入,希望「走在悲劇前」。「這個我們確保百分百是符合私隱的要求,當你覺得這些戶,例如其中有數萬戶,你覺得風險很高,我們要做工夫,對比一下有沒有人在做事。你分派下去,無論是叫社福機構做事或者叫關愛隊做事,你叫他做事而已,他不會掌控這些資料,他沒有權掌控資料。」 社工註冊條例和職工會條例先後完成修訂,孫玉菡說,下一步是要加強宣傳和教育。「法律上我們覺得都已經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