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0日
大欖村屋男子工作期間從天台簷篷墮下 昏迷送院搶救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大欖一間村屋工作期間,懷疑在天台簷篷墮下昏迷,送院搶救。 村屋外牆搭有棚架,門外留有大灘血漬,警員在天台調查。現場是大欖涌邨一間村屋,下午約三時半,警方接報一名男子懷疑由天台簷篷墮下昏迷,他被送往屯門醫院搶救,意外原因有待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0日
國際調解院總部完成翻新8月1日交付
【有線新聞】位於灣仔的國際調解院總部大樓完成翻新工程,八月一日正式交付。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到大樓調解室和展覽區等參觀。律政司表示,翻新工程以約一年半時間完成,未來會全力支持國際調解院工作,相信國際調解院可與香港法律樞紐內多個區域或國際組織發揮協同效應。又期望可鞏固本港在「十四五」規劃下定位,助力國家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等戰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0日
古洞站月台層改造工程 項目設監控儀器、全自動排水系統 無懼惡劣天氣
【有線新聞】港鐵東鐵綫古洞站正進行月台層改造工程,項目設有超過200個高靈敏度監控儀器,連同全自動排水系統,令工程不受惡劣天氣影響。 位於落馬洲與上水之間的古洞站正在施工,地盤兩側就是營運中的東鐵綫行車隧道。車站結構採用超過200件預製組件,建造大堂層頂部、通風管道夾層等,提升工程質效。港鐵項目執行主管(北環綫第一期)羅廸高:「在結構上、力學上盡力了,可見或認為可用到的預製方法都用盡,剛才所說提質提效,以及加強地盤安全,很多高風險活動,因為用了預製方法而避免。」 而在古洞站隧道段內設有超過200個高靈敏度監控儀器,實時監測隧道結構狀況,一遇到任何風險都會自動警報。經歷十號風球再加黑色暴雨工程地盤都捱得到,羅廸高:「十號風球地盤沒有任何損傷,沒有人受傷,沒有財產損失,所有設施應對惡劣天氣證明有效,東鐵綫的服務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古洞站又設有「全自動板下排水系統」,監測車站隧道地下水壓力,一旦水位異常會發出警報。東鐵綫古洞站,早前進行月台改造工程,陸續安裝站內月台幕門,預計車站今年底前平頂,2027年完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0日
輸入外勞|陳美寶稱部分班次倍增、投訴減少令人鼓舞 會適時檢討配額數目
【有線新聞】小巴及客車業輸入外勞司機,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說部分小巴班次增加一倍,投訴數字減少,情況令人鼓舞。又說現時1,700個配額未完全解決業界人手不足,會適時檢討計劃。 公共小巴及客車業前年放寬輸入外勞司機,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透露去年1月至今年4月,分別錄得111宗和18宗交通意外涉及外勞小巴和客車司機,佔比低於10%和約3%,認為計劃實施大致暢順。 有議員關注近年涉及專線小巴的投訴增多,去年達8,800多宗。陳穎欣:「大多數都針對員工行為、工作表現和駕駛行為,令人擔心會是因為外勞不適應香港駕駛環境所致,很明顯現時是出現了問題。陳美寶:「在輸入司機就職前和後,很明顯見到服務班次,有些其實可以將班次增加一倍,而投訴數字,我見到以葵青區為例,其實輸入司機後,該些組別的投訴數字降低了65%。」 至於需否增加配額,陳美寶說現時配額只能應付行業約一半的人力缺口,會持續檢視計劃的實施情況及評估行業的人手需求。「隨着旅客數字回穩,以及香港和內地的聯繫愈趨緊密,我們留意到市民和旅客對公共交通,特別是本地客車和跨境巴士服務的需求有所上升,對業界人手情況持續構成挑戰。」 有議員建議容許外勞在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0日
益豐大廈停電|管理公司辦事處沒人應門 致電查詢不果:我們沒有回應
【有線新聞】土瓜灣益豐大廈停電第五日,部分單位仍有斷電情況,有居民怪責物業管理公司辦事不力,未有妥善跟進。 益豐大廈的物業管理公司港深智能管理服務連日來都未具體向全體居民交代大停電後跟進工作,記者到港深智能位於紅磡的辦事處,有職員上班,嘗試按門鐘、但沒有人回應。之後致電公司負責人,港深智能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關小姐:「不好意思,我們沒有回應。(記者:可否交代現在益豐大廈停電情況?)」 「大停電」後第五日,部分A、C座居民表示晚上已恢復供電,終於可以「一覺瞓天光」,但大廈內懷疑仍有漏電情況,有住戶說電力供應依然時有時無。益豐C座居民葉先生:「唯有心定一點,開一個充電寶小風扇,熬了兩夜三天,終於度過了這個難關。」益豐A座居民許女士:「A座都是沒有電。(記者:現在有沒有電?)沒有電,3樓,走廊有電但室內無電。」 有居民說見過物管公司職員現身,與協助事件的人士開會,但批評他們平時都沒有做好管理工作。益豐C座居民蘇先生:「(記者:有沒有人上門協助你們?)問有沒有電、了解情況。(記者:甚麼人?)關愛隊的人。(記者:管理處職員沒有上門了解?)沒有。」益豐C座居民鄭先生:「管理處沒有監督那些清潔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0日
三合會藉信託服務洗黑錢 警方拘捕82人、凍結約11.3億元資金
【有線新聞】警方打擊三合會洗黑錢及串謀詐騙,拘捕82人,當中更首次偵破利用信託服務公司作掩飾的洗黑錢案件。 行動中凍結大約11.3億元資金,檢獲逾800萬元現金及價值逾700萬元證物,包括名牌手錶、手袋等。警方指犯罪集團有三合會背景,透過開設信託服務公司,在2022至24年間利用多間空殼公司處理合共約400億元懷疑犯罪得益。集團亦涉嫌透過三間貿易公司利用虛假文件,詐騙銀行逾10億元貸款。警方星期二突擊搜查多間公司,拘捕82人,包括44歲集團首腦及骨幹成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0日
政府發表營商環境報告 國安法令香港成資金安全港 陳茂波:機遇大過挑戰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相隔四年發表新一份香港營商環境報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經濟增長勢頭會持續,機遇大過挑戰,但商界對樓市前景仍然感到憂慮。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聯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及署理政府經濟顧問林幗瑛,介紹最新香港營商環境報告。94頁的報告列出多項數據,說明香港在一國兩制優勢下,政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以及各行業的競爭力,包括外國企業駐港公司以及初創企業數目去年雙雙創新高,內地和海外企業過去兩年在港投資1,600億元,股市今年至今上升超過兩成半,資產管理業務持續增長等。 陳茂波形容整體機遇大過挑戰,又指出關稅戰之下,多國需要分散投資風險,強調港區國安法實施令香港成為資金安全港,特區政府會把握當前形勢吸引外國企業,「短期而言,香港經濟在去年增長2.5%,今年首季增長3.1%。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的預估數字,估計增長勢頭會保持,這個將會是連續第十個季度的增長。」 政府又說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連跌14個月後,五月起止跌回穩,加上訪港旅客數字持續增長,帶動經濟氣氛。署理政府經濟顧問林幗瑛:「七月看到頭28日(訪港旅客)數字,按年上升12%,所以勢頭仍然在此。見到現時消費氣氛回穩,私人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0日
立會通過「牛肉乾」加至$400 有議員憂職業司機如置身「俄羅斯轉盤」
【有線新聞】立法會通過兩項決議案,包括調高俗稱「牛肉乾」的違例泊車罰款至400元,另外19項交通違例罰款就上調至480元至1500元不等,明年1月1日生效。 明年1月1日起,俗稱「牛肉乾」的違例泊車定額罰款會增加25%至400元,另外19項與道路安全相關的違例事項定額罰款,包括超速、駕駛時使用電話、不遵照交通燈號等,就一律上調百分之五十。違泊罰款的決議案記名表決在77票贊成、4票反對及4票棄權下通過。 有投反對或棄權的議員認為政府增加泊車位成效不顯著,勞工界(勞聯)周小松:「職業司機尤如長期置身於『俄羅斯轉盤式』遊戲,出車的地點附近有沒有停車位是全憑運氣。」航運交通界(自由黨)易志明:「自警方利用科技加強對違泊車輛執法,司機擔心被抄牌的壓力因而增加,司機因為不堪壓力轉行,將一步加劇業界司機不足的問題。」 有支持決議案的議員指罰款已多年未有調整,亦認為當局應持續改善交通配套。選委會界別吳傑莊:「政府除了增加建設多層停車場,與私人發展商協調興建更多公共泊車位外,亦應多循創新科技和大數據入手,例如善用自動化泊車系統,增加泊車空間的智能停車場等。」 當局說這次加幅相對溫和,希望能做到情理兼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0日
暴雨|環翠邨停車場再水浸 區議員憂一再重演 梁熙批領展未按指示改善排水
【有線新聞】柴灣環翠邨停車場近年暴雨期間頻頻水浸,當區區議員指停車場地勢低過柴灣道迴旋處水浸黑點,如果區內排水系統無改善,恐怕會一再重演。 暴雨後第二日,停車場出入口圍封,車輛要泊到屋邨地面,停車場內剩下零星車輛,地面大致乾了。現場還見到抽水泵,清潔工加緊清理去水渠淤泥。停車場位於環翠邨商場地庫,對開就是水浸黑點柴灣道迴旋處,因為地勢更低,成為了「去水位」。 前年「世紀黑雨」,整個車場幾乎沒頂,之後多次暴雨及颱風都有水浸,星期二的黑雨積水也到小腿位置。東區區議員林永晟:「迴旋處附近應該算是整個柴灣的最低點,由歌連臣角山道或翡翠道的水沖下來都會在迴旋處匯集。所以那邊一水浸,停車場基本上都會水浸,它比迴旋處更加低。」有車主指停車場亦很難在水浸前用這些擋水板完全封鎖出入口,否則車輛想走都走不了。 有立法議員指前年「世紀黑雨」後,政府部門已經指示管理商場的領展要改善排水系統。港島東(民建聯)梁熙:「當時我們有一些作業或手冊,若然遇上這類情況應如何,例如加水閘,他們都是遲了兩小時。排水系統仍然使用兒戲,像籃球般大的排水機,如果有積水的話去排走室內浸水,是完全不夠力的。」 渠務署則指已經在柴灣道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0日
政府研規管電動可移動工具 爭取明年交修例草案
【有線新聞】政府正研究規管電動可移動工具,短期內向立法會報告,爭取明年提交修訂《道路交通條例》條例草案以及新的附屬法例。 電動可移動工具包括電動滑板車、電動單輪車和電動單車等,運輸署正制訂技術和安全要求,產品須獲第三方機構認可、貼上二維碼認可標籤,方便市民及執法人員辨識。署方計劃在新發展區例如洪水橋建設全面的單車徑網絡,並在其他地區選取單車徑,容納單車及電動可移動工具同時行駛,而基於電動輔助單車,操作模式近似單車,計劃容許在所有單車徑上使用,至於魯莽駕駛的違規行為可參考單車相關罰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0日
俄羅斯8.8級地震|天文台:海嘯波將下午5時抵港 惟影響較少
【有線新聞】天文台表示若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地震引發的海嘯持續,海嘯波將於下午5時左右到達香港,並且再次出現,但對香港影響較少。 天文台科學主任許大偉:「我們預測這一次的海嘯會繼續向外擴散,亦都會有輕微的海嘯波到達香港,到達的時間是今天下午五時左右,影響雖比較微,我們預測海嘯的高度比正常潮位高出0.1米或以下。事實上在以往亦發生過類似的情況,1952年在堪察加曾發生九級地震,當時香港錄到的海嘯高度是0.15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0日
內地社交平台教來港升學順便產子 陳國基:可構成虛假陳述
【有線新聞】立法會舉行前廳交流會討論人才及教育政策。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由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陪同進入前廳,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署理勞福局局長何啟明亦有出席,交流會上討論優化人才計劃和服務以及建設國際教育樞紐。陳國基會後透露正檢討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研究簡化申請程序等。 被問到內地社交平台有教學宣稱來港升學可以順便產子,陳國基說可能構成虛假陳述,「來香港的話一定要按照你自己申請的目的去做,而非我是想申請A但實際上我的目標是另一樣,這有機會違反法例。但我相信你所說的情況是很少數、很少數的情況。而我們最近收到很大量的申請,他們都是很踏踏實實在香港工作、落地生根,很少、我亦見到不到很大量人士來港實際上是產子多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