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政府將推治理人才培育計劃 楊何蓓茵:若提早離任需作補償
【有線新聞】公務員學院今年推出政府治理人才培育計劃,料首階段有50名公僕參與。有議員關注,若參與計劃的公務員接受培訓後離職,會浪費資源。 選委會界別(經民聯)陸瀚民:「政府用公帑讓公務員境外進修,2024/25年開支大約5,600萬左右。目前公務員完成課程後有兩年留任的要求,政府會否檢討延長課程後留任年期,會否延長至4至5年,或是如果他們需要離開,會否需要他們分攤課程費用?」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一般參加海外培訓,或是政府就算是本地也好,有些專業的同事我們有資助他們讀碩士等課程,或是專業發展的課程對他工作有關的,如果他在一段時間內離開要作出補償,補償額或時間我們都有檢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香港母乳庫成立不足半年 已收集逾900公升母乳接近全年目標
【有線新聞】香港母乳庫成立不足半年,已收集逾900公升母乳,接近全年1000公升目標。 位於啟德兒童醫院的母乳庫舉行開幕典禮,由醫衞局局長盧寵茂、醫管局主席范鴻齡主持,母乳庫今年一月成立,三月開始將收集到的母乳分發至醫管局轄下9間新生兒深切治療部,至今已招募到逾230位合資格捐贈者,有約120個新生嬰兒受惠。捐贈者必須是正在授乳的媽媽,自己嬰兒未滿一歲,而她們捐贈的母乳將有助極早產及危疾嬰兒預防感染及減少併發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THEi兩學科通過評審 冀明年正式升格應科大
【有線新聞】職業訓練局轄下高等教育科技學院籌備升格為應用科學大學,目前已有兩個學科範圍通過評審,期望明年正式升格。 高科院校長劉建德:「一個就是在運動及康樂管理方向,另一個就是一個建築環境方向,現在第三個電腦科學及資訊科技。希望出年三月完成整個評審,跟着我們便可以做機構評審,就是評審我們學院裏面的架構。」 劉建德又說,學院獲准下學年起提升內地、澳門及台灣的學生限額至兩成,配合升格應科大的需求,校方正加快物色新校舍,期望下學年內啟用。又積極跟酒店及商業項目洽商,增設更多宿位給非本地學生。 另外,廉政公署上周一落案起訴一名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前兼任講師,涉嫌向學生收取賄款,確保對方取得合格成績。校長劉建德說正積極與廉署合作,絕不容許學生受不平等對待,不會姑息相關行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消委會|一款泥膠致敏性防腐劑超歐盟標準11倍 提醒玩泥膠前後都要洗手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15款泥膠及黏土玩具,在其中3款驗出致敏性防腐劑,最多一款超出歐盟建議標準11倍,可能導致皮膚過敏。消委會提醒玩泥膠前後都要洗手,避免將帶有殘留泥膠的手觸碰眼睛及口。 泥膠及黏土易於塑型一直都是受小童歡迎的玩具,生產時避免微生物感染,部份廠商會加入防腐劑。消委會在市面上購買15款泥膠及黏土,售價介乎12元至128元,發現其中三款加入超標劑量的致敏性防腐劑。超標最多的是Creation Nation生產的這款小麥泥膠玩具,驗出兩種可致敏防腐劑CMIT及MIT,其中CMIT每公斤有8.5毫克,超出歐盟建議三歲以下兒童水性玩具標準11倍。 另外兩款驗出CMIT的黏土超標4至5倍,消委會已經轉交海關跟進。消費者委員會研究及普查總監張昕帆:「有很多供應商、廠商已經沒再用這些防腐劑,所以我們覺得在改善方面廠商有空間改善,他們完全可以用較安全,不會致敏的防腐劑去製造產品。」 消委會指,長時間接觸這類防腐劑會增加皮膚致敏風險,若未徹底清潔雙手就觸碰眼、嘴等都有可能產生過敏反應。數碼市場發展與資訊科技小組主席潘釋正:「每次玩泥膠時,最好之前之後洗手,玩完後要放在原本廠商提供的容器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的士車隊|Amigo首批約100輛的士月底試行 負責人稱已聘請過百名司機
【有線新聞】五支的士車隊下月底前要投入服務,其中Amigo車隊宣布首批約100輛的士會於本月底試行。 車隊以粉紅色和黑色為主色,大部分是六人座的純電動車,將採用智能管理系統派單及估算車資。Amigo車隊早前向政府申請營辦1,000輛的士,正式投入服務時數目要達六成才符合政府發牌要求,負責人表示已聘請過百名司機,正接受道路安全及顧客服務等培訓,會全力以赴達到牌照要求。 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條款可更有彈性,林健鋒:「政府在數字上有一個要求,我覺得政府要有彈性的處理方式,例如第一日達不到,但有一個開始後很多的士司機看到運作後又可能會轉投車隊。」 易志明:「其實現有條例容許署長修訂條款,我認為應盡快開放讓車隊在關口等客的安排,應該盡快放寬,令車隊更有能力吸引更多司機盡快加入車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消委會|首5月接971宗外賣平台投訴 有食品疑送錯地點惟系統顯示完成送貨
【有線新聞】消委會今年首5個月接到971宗涉及外賣平台的投訴,是去年全年宗數的八成半。 有顧客落單後食品超時未到,速遞員懷疑將食品送到錯誤地點,但系統卻顯示完成送貨。另外有個案,顧客落單後一分鐘想取消訂單,食肆表示食物已開始製作,不能退款。亦有顧客點選外賣自取,按地址取餐時卻發現餐廳沒有實體店。消委會建議外賣平台改善系統訂單狀況透明度,清晰更新餐廳接單和出餐情況,並訂明在不同階段取消訂單責任誰屬。又提醒消費者落單前仔細核對訂單資料,並保留紀錄方便日後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皇后山邨瀝青|水務署:水質正持續改善 構思以臨時喉取代涉事瀝青水管
【有線新聞】皇后山邨及山麗苑食水出現瀝青事件,水務署指水質正持續改善,初步構思用臨時喉管取代涉事瀝青塗層水管,方案有待發展局審核。 皇后山邨及山麗苑上月底起食水出現瀝青,相信源頭是坪輋路一段400米長瀝青塗層水管,北區區議會開會討論事件,水務署強調有持續進行不同工作改善水質。 呂廷璋水務署高級工程師呂廷璋:「水務署至今收到1,500個住戶要求申請清洗水錶的要求,我亦可以說現時要求的數目是大幅減少,換句話說,其實現時水質持續改善中。」 北區區議員胡景鵬:「雖然個案大幅減少了,但都會收到一些居民的反映還有少量沉澱物,是少量的住戶。」北區區議員陳月明:「會否向公眾公布一個很清晰的短期或臨時方案,放下心頭大石,當中包括坪輋路更換水管工程能否提早落實開工日期。」北區區議員李冠洪:「如果有大量工程在該處進行,都會影響整個打鼓嶺、坪輋的交通狀況,水務署有沒有方法例如更改皇后山及山麗苑的食水供應來源。」 呂廷璋:「現時我們工程團隊有個構思,構思是叫臨時喉的方案,即希望用臨時喉,取締現時這條瀝青喉,好讓不論是市民、公眾對這事,是知道政府在工作中,不僅如此,是真真正正根治問題。如果有工程真的會令到道路阻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上月初步訪港旅客數字為408萬 較去年同期上升兩成
【有線新聞】上月初步訪港旅客數字為408萬,較去年同期上升兩成。 旅發局表示,在內地「五一黃金周」假期,以及本港有大型演唱會、會議展覽等帶動下,5月初步訪港旅客人次按年上升,累積計算今年1至5月訪港旅客量錄得逾2,000萬人次,按年增加一成二。其中內地旅客約1,520萬人次,按年增加一成,其他非內地市場增長勢頭持續,首五個月共約500萬人次,按年上升一成八。來自台灣、日本、南韓、印尼及菲律賓旅客人次,均較去年同期上升逾兩成五,澳洲訪港旅客更錄得超過三成五增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尖沙咀兩洋服店遇竊 初步損失約300萬元
【有線新聞】尖沙咀有兩間洋服店遇竊,初步損失約300萬元。 大批警員趕到調查,有警員查看洋服店門鎖,地上亦留有一枝電鑽頭。現場是加拿分道1號及2號地下兩間洋服店,早上十時許警方接報發生爆竊案,現場消息指賊人用電鑽毀壞一間洋服店門鎖後,再偷取鎖匙進入另一洋服店,合共偷走掛在店內神像上36條金鏈、金磚及現金等,約值300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消委會|25款眼影含鉛量低 不含鎘和水銀 惟多款驗出可致敏金屬
【有線新聞】消委會檢測25款霜狀和液體眼影,全部含鉛量低,亦不含鎘和水銀,但多款樣本驗出可致敏金屬,或會增加接觸性皮膚炎風險。 為了令雙眼更有神采,不少人都會替眼部化妝,而要做到有閃亮光澤效果,眼部化妝品都含有金屬,但可能會有不良影響。消委會檢測25款眼影筆、眼影霜和眼影液,售價由60元至360元不等,大部份含有可致敏金屬,20款樣本檢出鈷,19款檢出鉻,這個牌子每公斤有5.4毫克的鉻,略為超出丹麥一項建議標準,或會增加接觸性皮膚炎風險。 消費者委員會研究及普查總監張昕帆:「眼睛四周的面積會痕癢或者變得紅腫,更嚴重會脫皮,所以會建議消費者如果使用眼影產品時,當有這些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盡快卸妝,嚴重的話應求醫。」 另外全部樣本所有都檢出微量鉛,由每公斤0.063毫克至2.2毫克,比2012年同類測試已有改善,今次測試亦沒有檢出鎘和水銀。張昕帆:「距離內地或德國BVL要求,都是遠低於這兩個限值,所以日常使用而言,相對沒有安全疑慮。」 有7款樣本檢出環矽氧烷化合物,主要為眼影筆和眼影霜,這種成份令產品質地變得順滑,但在環境中難以降解,含量均高於歐盟2027年實施的新規定,消委會呼籲廠商及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南丫海難|李國強供稱海泰號海員工時為25小時 船員有疲累昏睡情況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死因研訊,法庭傳召港九工團聯合總會主席李國強作供。 南丫海難發生時有份參與海員工會管理的李國強指,港九小輪海員的雙更工作時數是24小時,包括涉事海泰號海員,本港現行僱傭條例沒有為海員以及船長工作時數設限,原則上可以24小時工作,實際工作時間則視乎更表。如果假日有特別班次或同事請假,工時可能更長,船員有感到疲累及昏睡情況。李國強稱,曾在海事處諮詢委員會提出跟隨國際規例容許海員每天至少要有10個小時休息,但處方與船公司傾向沿用舊有做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中九龍繞道收費|有議員不滿申撥款沒提收費 運輸署:當年未有易通行
【有線新聞】中九龍繞道預計年底通車,運輸署指收費10元已平衡繞道容量和分流作用,又解釋當年提出工程時未有易通行,不可能提出收費。 預計年底落成的中九龍繞道,建議收費10元,估計繁忙時段車流佔容量約八成,如果免費的話就會升至九成七,運輸署解釋需要預留容量迎接日後市區和將軍澳的車流。 運輸署助理署長(策略研究)梁世豪:「其實我們亦不希望第一日落地便飽和,甚至過一段短時間便已擠塞,如果免收費,大概說整體中九龍的東西行車流可以大概分擔兩成三車流;如果去到10元,其實不會相差太遠,大概19%左右,維持到約兩成的分流作用。我們覺得其實便取得平衡,方面維持本身開通時比較暢通的道路,亦可有效分流其餘替代路線的車流。」 有立法會議員不滿政府申請工程撥款時,沒提及要收費,運輸署指推出易通行後,令收費變得可行,會多聽意見,再審視能否微調方案。梁世豪:「希望大家明白,當年整個工程項目醞釀多年,當年一收費,一定要收費廣場,收費廣場如果在市區,所佔用空間非常大,影響很多樓宇。所以當年不是不說收費,是根本不能收費。」 如果採用10元方案,預計一年會帶來2.5多億元收入,同時開支亦較免費方案增加約5,000萬元至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