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7日
熱氣球節甩轆|主辦方為體驗不佳致歉 宣布所有門票可全額退款
【有線新聞】中環海濱國際熱氣球節宣布為所有購票人士提供全額退款,並為活動體驗未達公眾期望致歉。 所有經官方渠道購買的門票,可於周二起30天內透過電郵或熱線申請退款,主辦方下月8日後會開始處理,11月7日前透過銀行轉帳、轉數快等完成退款。 為期四天的熱氣球節,因為不獲政府批准載客就對外售票引起入場人士不滿,到最後一天遇上風暴取消全日活動,消委會至今接獲263宗投訴,涉及27萬元,最高金額的一宗涉及一萬元。海關接獲45宗投訴,指若發現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7日
19歲內地男涉假冒官員電騙被捕 慫恿受害人參與「特務」協助犯罪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一名報稱大學生的19歲內地男子,涉嫌與三宗假冒官員電話騙案有關,涉款超過八百萬,被控串謀詐騙及管有虛假文書罪,現正被扣留調查。 行動檢獲手機、偽造廉政公署授權證及內地檢察官公函等,被捕人在4月至8月期間假冒特務調查人員,指三名年齡介乎25至82歲的女受害人干犯洗黑錢等罪行,要求他們繳付保證金以示清白,甚至慫恿受害人參與任務,能夠取回失去的金額,警方呼籲市民提高警覺。 東區警區刑事調查隊高級督察梁涇文:「騙徒也有機會提出要求,要求市民去一些執法機構的外圍,或者附近的咖啡廳、商場等公眾場所見面。騙徒在誘騙受害人轉帳之後,慫恿受害人參與他們所謂的特務行動,亦訛稱在完成這些任務之後,是可以拿回失去的金額。在這些情況若果明知對方是騙徒,而仍然去協助他們進行一些犯罪活動的話,市民同樣是需要負上法律責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7日
積金局年報 為十萬多人討回近二億拖欠供款 指積金易取得重大進展
【有線新聞】積金局發表年報,截至今年3月底強積金總資產值為1.34萬億元。 投資於預設投資策略旗下核心累積基金及65歲後基金的強積金帳戶共有350萬個,數目佔總數三成一,佔總資產值約一成。期內又巡查了1,441間僱用場所,發出近40萬份付款通知書,成功為10.8萬名僱員討回共1.91億拖欠供款及附加費。 另外,積金易平台過去一年取得重大進展,強積金受託人及計劃亦陸續上台,系統整體運作大致暢順。局方亦計劃年內容許投資深圳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房託基金,以及撤銷對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法國和荷蘭的房託基金投資上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7日
塔巴|三號風球生效 考慮今晚9時至午夜12時間改發八號
【有線新聞】三號強風信號仍然生效。隨著熱帶風暴塔巴迫近,天文台考慮在今晚9時至午夜12時之間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夜校今晚停課。 過去數小時,熱帶風暴塔巴轉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動,靠近廣東西部沿岸並逐漸增強。按照現時預測,塔巴會進一步靠近廣東西部沿岸,烈風區將會逐漸影響珠江口一帶。本港風勢將逐步增強,多條來往大嶼山、西貢區內以及香港仔至蒲台島的街渡已暫停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7日
選委會補選投票率逾八成七 張偉楠:冀能人異士反映意見 邱達根:幾位代表都好
【有線新聞】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補選,今天朝九晚六投票,截至截至下午1時有3,158人投票、投票率接近八成七,當中商界(三)和科技創新界投票率達百分百。有選民認為氣氛不錯,會參考候選人往績投票。 選委會補選在三號風球下開鑼,當局在全港設有五個投票站,其中香港中央圖書館早上有選民冒雨來投票。港九分區選民劉小姐:「氣氛都還可以、平靜,大家公平競選,社會都關注,因為始終香港市民,他們選出來都是為市民服務。」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先後到場視察。 今次補選有約3,600名合資格選民,28名候選人角逐6個界別合共21席位,其中港九、新界地區三會組別及科技創新界競選人數最多。新界分區選民劉先生:「一個界別有8個人爭6個席位,還挺刺激。」港九分區選民張偉楠:「主要看基層權益,加上看到香港大環境下,在經濟上面都希望有更多能人異士反映意見。」科技創新界選民邱達根:「幾位都是非常好代表,有點想將我的位置讓出,讓他們參與。幾位都是資深創科界的代表,不同領域不管科研、業界,都是資深朋友,所以要選出也不容易。」 選舉委員會成員負責在年底的立法會選舉提名參選人,以及選出40名選委會界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7日
荃灣私家車失控撞壆 司機逃去無蹤 警員搜獲懷疑毒品
【有線新聞】荃灣有私家車失控撞壆,司機逃去無蹤,警員在現場搜獲懷疑毒品。 警犬到場搜查私家車及路旁草叢,私家車嚴重撞毀,車輪飛脫橫亘路中,車尾擋風玻璃碎裂,零件碎片散滿一地。早上十時許,私家車沿象鼻山路開往城門隧道,駛至和宜合道交匯處時失控。消防接報有人被困,趕到後發現司機已逃去無蹤。警員在車上及附近草叢發現懷疑毒品,不排除司機負傷逃離時遺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7日
李慧琼:已致函海關總署 爭取更多便利港人過關措施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啟程前往北京參與人大常委會會議,她說出發前已致函海關總署,爭取落實更多便利港人過關措施。 李慧琼:「國家早前公布實施大件、小件行李分開檢查安排,我希望可以爭取在不同關口盡快逐步落實。另外亦會反映港珠澳大橋,特別是假日時塞車的情況,希望得到海關總署及有關方面重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7日
馬季開鑼遇大雨 有馬迷指應提早開放入場 興奮馬迷:贏兩元夠
【有線新聞】新一個馬季在三號風球下開鑼,入場時剛下大雨,部分馬迷被淋濕,感到不快,亦有人指入場心情未受天氣影響。 早上的沙田馬場天陰陰又有毛毛雨,不少馬迷提早到閘外排隊。到11時正準時開門,亦下起大雨,不少人慌忙避雨,銅鑼都只有零星市民敲響,有人就「馬失前蹄」要人攙扶,有市民認為馬會應該提早讓市民入場。 吳先生:「你看看現在這麼多市民被大雨淋,是不是應該提早幾分鐘開門讓人入閘。辦成這樣,市民淋到像狗一樣(記者:淋了多久?)起碼五分鐘,我要走了,回家了。」曾先生:「我們有很多是老人家,覺得馬會今次少少失敗。我們做事要轉彎,感覺到他們不會轉彎,大風大雨是不是?」亦有人無懼大雨,謝先生:「好興奮,好興奮來到沙田,日日都來。特首盃贏兩元夠了,好頭好尾。」 開鑼儀式亦因天雨關係稍為延遲,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馬會新任主席廖長江陪同下敲響銅鑼。全個馬季共有88個賽馬日,分別有42次日馬及39次夜馬賽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7日
陳茂波:香港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 繼續發揮超級聯繫人、增值人角色
【有線新聞】財政局局長陳茂波表示世界地緣衝突頻仍,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橫行,國家提出多項全球倡議,香港也一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積極貢獻國家發展。 陳茂波近日到訪西貢聖家小堂及「天水流芳」大屋,他在網誌表示兩座同屬二級歷史建築的抗戰遺址,見證着香港抗日經歷。又說特區政府整理了40多個抗戰遺址資料,並進行復修和維護工程,藉以提醒香港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香港會繼續深度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而今個星期在港舉行的一帶一路論壇會探討多個領域的合作和商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7日
選委會補選投票率暫逾六成五 陸啟康:有充分準備應付不同情況
【有線新聞】選管會主席陸啟康指截至早上11時有2,369人投票,投票率超過六成五,當中商界(三)分組投票率達百分百,未收到收何與補選相關的投訴;颱風下會與天文台保持密切聯繫,相信可以如常投票及點票工作。 陸啟康:「其實今天投票及選舉會如期進行。第二訊息亦告訴大家,因為這情況已經做很多準備工作,即使今天有任何突發情況,選管會及選舉事務處亦有充分準備應付不同情況。關於投票率方面,其實選管會一貫做法不評論,即使今天天氣時晴時雨、有些陣雨,看到有界別投票率非常高,對於此我們亦非常鼓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7日
政經CHAT|孫玉菡訪羅家祖屋和羅家大屋 邀大眾到訪了解歷史
【有線新聞】抗戰勝利80周年,勞福局局長孫玉菡上周三(3日)到北京參加閱兵儀式,他在facebook提到亮點之一,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天安門城樓與香港抗戰老兵羅競輝握手致意。 他前日就與政治助理傅曉琳去到這位老兵的故鄉─ 北區沙頭角南涌羅屋村「羅家祖屋」,還與羅家後人、羅競輝的表外甥許楨傾談,了解這段抗戰歷史。 一行人隨後到訪位於沙頭角石涌凹的三級歷史建築「羅家大屋」,「羅家大屋」現改建為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孫玉菡介紹這座由巴拿馬華僑羅奕輝於1930年興建的大屋,在日佔時期成為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活動基地及交通站,在抗日活動中舉足輕重,令人感動的是,羅家共有11位成員毅然投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是香港舉家抗日的傑出代表。 孫玉菡說香港於抗戰時期並不是旁觀者,而是共同經歷烽火歲月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中共抗戰遺址遍佈全港,誠邀大眾到訪參觀,一方面銘記歷史,也更加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和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7日
漁護署、動物福利機構合辦計劃 評估確保健康、性情 鼓勵領養被遺棄動物
【有線新聞】漁護署平均每年接收逾4,000隻動物,署方和動物福利機構合辦動物領養計劃,鼓勵有意養寵物的市民領養被遺棄動物。 近8歲的Abigail四年前被主人棄養,送到漁護署動物管理中心,之後到不同暫養家庭生活,兜兜轉轉,終於找到命中注定的主人。Abigail領養人Chi Chi:「我們兩個一直都想要養狗,不過我們兩個每天都要上班,知道小狗很可愛,但知道我們生活模式沒有能力養小狗,不如看一看大年紀的狗,牠們都要一個家。領養Abigail差不多一年,還有10天就到第一個一起過的生日,每天都很像家人。」 除了Abigail這類被棄養動物,漁護署動物管理中心亦會接收流浪或被檢獲的動物,之後挑選性格溫馴和健康的動物,送到17間合作動物福利機構等待領養。其中一間機構希望打破坊間對領養動物的誤解。貓狗領養慈善協會創辦人Jen:「在非牟利機構領養動物有不同種類動物去領養,不一定是有病、沒有人要、有行為問題。動物有很多款,有唐狗、名種狗、大狗、小狗、貓、名種貓等全部都有。」 漁護署在2022年至2024年每年接收約1,000隻狗及400隻貓,當中有約4至5成成功獲安排領養,署方就指有進步空間。漁護署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