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一線搜查|李小龍《龍爭虎鬥》取景地 屯門一級歷史建築青山寺日久失修 傳奇古剎變頹垣敗瓦
在政府大力發展「無處不旅遊」推廣本地深度遊之際,屯門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卻面臨困境。據說該寺廟歷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時期,更有指是本港佛教發源地,相傳杯渡禪師來屯門修道時曾在附近居住。它亦是李小龍電影其中一個取景地。但《一線搜查》接獲市民反映,指寺內多處地方斷壁殘垣,感覺破落荒涼。 四十年前獲評一級歷史建築 寺內斷壁殘垣 青山寺又名青山禪院,是香港三大古剎之一,在1985年獲評一級歷史建築,其後古物諮詢委員會亦將寺內的香海名山牌樓、大雄寶殿、地藏殿、護法殿和山門維持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極具歷史及文化價值。寺院在2009年曾進行大型復修工程,近日有市民反映,指寺內設施及附近行山徑日久失修,影響遊人觀感。 在一級歷史建築周邊,不時見到斷壁殘垣,感覺破落荒涼,木門霉爛、膠馬圍欄隨處可見,更貼有「塌石危險」的警告字句,而部分路段則要鐵架加固兼封路,以免發生意外,連僧侶宿舍亦遭天災摧毀,只剩少量磚牆。屯門區議員甘文鋒表示,寺內如此殘舊或因政府未有將青山寺視為旅遊景點,「可能覺得維護基本要求就可以,但現在政府大力提倡『無處不旅遊』,希望當局可以投入資源做好維修。」 《龍爭虎鬥》取景地之一 區議員倡加強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一線搜查|跨境電商、集運停合作 引發自提點危機 多區塞爆、市民取貨要等4小時
一間跨境電商平台近日與知名集運公司宣布終止合作關係,導致市民無法再使用該集運公司旗下近1,200個提貨點及自提櫃。受此影響,該平台大量貨物湧向另一家知名物流商的合作自提點,造成全港各區自提點嚴重擠塞,市民取貨需排隊數小時。 坑口南豐廣場自提點塞爆 市民排隊4小時取貨 據《一線搜查》接獲市民投訴,指位於坑口南豐廣場的自提點因貨物囤積嚴重,市民取貨需排隊數小時。而在社交平台上,有網民分享類似經歷,指早前到該自提點取貨,被商場管理員告知需等候超過4小時。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向《一線搜查》分享,其家人於本月9日上午前往該自提點取貨,現場目測約有百多人排隊,以往只需數分鐘的取貨流程,當日卻需排隊4小時,不少排隊市民更自備椅子,場面混亂。他指出,該電商平台提供免費送貨服務,即使是價值僅一元的貨物亦可送貨,「相信有啲人都唔揀,遂件買就遂件送。」此外,該自提點同時服務另一網購平台,導致兩個平台的貨物共用同一地點,令貨物堆積如山,排隊人龍綿延不絕。 攝製隊現場視察 人龍橫跨十多間店舖 攝製隊隨後在早上11時到坑口南豐廣場視察,發現自提點外數條人龍綿延,橫跨十多間店舖,現場約有100多人排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一線搜查|11日歐洲團被迫去自費景點 素食團友餐餐薯仔撈意粉 20人集體投訴
暑假旅遊旺季來臨,不少市民會選擇參加旅行團出遊,體驗異國風情。《一線搜查》近日接到觀眾投訴,指參加一個歐洲五國十一天旅行團,卻因不願參加自費項目而遭導遊「言語威逼」,最終無奈付費。而在旅程中更因航班延誤、行程取消及膳食質素欠佳等問題,導致團友大失所望。部分團友回港後更集體投訴,卻未能獲得滿意回應。 自費項目引爭議 導遊被指「威逼」參加 投訴人黃先生(化名)向《一線搜查》表示,今年4月初參加了一個歐洲五國十一天旅行團,行程包括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士及意大利,團費連稅每人約22,000港元。然而旅程從一開始便問題重重,另一名團友馬先生(化名)表示,原定在德國的首站行程——參觀露芙堡,因航班延誤而被導遊擅自取消,且未有向團友清楚交代。 據團友反映,該旅行團設有8個自費項目,包括法國羅浮宮博物館、凡爾賽宮、塞納河遊船及瑞士皮拉迪斯峰等,費用介乎20至65歐元或35至110瑞士法郎。若參加全部自費項目,每人需額外支付約4,800港元。雖然自費項目理論上屬自願參加,但團友透露,當有人表示不願參加某些項目時,卻遭到導遊的「言語壓力」。 黃先生憶述:「有女團員話某啲項目唔想參加,佢(導遊)就話唔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5日
一線搜查|稱即日生產、銷售 連鎖壽司店遭踢爆用隔夜預製壽司飯 室外擺放逾16小時
每逢夏季,食物中毒個案頻發,尤其是生冷食物,若處理不當,極易滋生細菌,危害消費者健康。《一線搜查》團隊近日深入調查,揭發有壽司連鎖店所用的預製壽司飯在沒有控制溫度的情況下,於室外擺放了超過16小時。有專家指出處理方法不理想,存在明顯食安風險。 涉事壽司連鎖店以價格親民聞名,於全港各區設有分店,提供外賣及迴轉壽司餐廳服務。然而,該店的衛生問題卻屢遭質疑,早前有市民在外賣分店購買一個未過期的手卷,卻發現已經發霉,事件引起廣泛關注。該店隨後發表聲明,表示對事件感到遺憾,並強調其產品均為「即日生產、即日銷售」。然而,《一線搜查》接獲爆料,質疑該店的聲明涉嫌誤導消費者。 觀眾爆料:壽司飯非即日生產 疑誤導消費者 觀眾方先生向《一線搜查》透露,該店的壽司飯並非如聲明所述即日生產、即日銷售,「因為我有朋友喺入面做,(負責)生產壽司飯,佢哋嘅飯其實容許有兩日用,所以絕對唔係當日做、當日銷售。」方先生認為,該店的聲明已構成誤導,甚至可能涉及虛假陳述,他強調:「消費者角度嚟講,你唔可以虛假聲明。作為一個廣大、咁多層面、咁多舖,一定要講清楚。」 《一線搜查》攝製團隊深入追蹤,發現該店的壽司飯由位於荃灣的一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4日
一線搜查|屯門河變臭河 船隻亂泊、油污垃圾問題加劇 居民失望:對住避風塘咁
屯門河作為屯門的標誌性景觀,一直是居民休憩、散步、跑步及釣魚的熱門地點。然而,近日《一線搜查》接獲屯門居民投訴,指屯門河再次受到污染,油污及生活垃圾問題日益嚴重,居民對河道環境惡化表示擔憂,促請政府採取有效措施,恢復河道潔淨。 船隻亂泊 油污、垃圾問題惡化 居民失望:對住避風塘咁 有居民向《一線搜查》表示,近月屯門河多處出現不明油污,更有船家將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河中,導致水質惡化,異味四散。有居民表示:「以前水好清㗎,而家咪變咗臭河囉!以前啱啱搬入嚟嗰時,條河好靚,而家咁多(船),對佢失望。船多咗之後,水好似變得好污糟,有時黑鼆鼆,水一淺就有臭味。」 另一居民指出,近年船隻亂泊問題加劇,尤其在屯義橋一帶,船隻數量激增,甚至出現「兩三層」船隻停泊的情況,部分船家更將船隻用作貨倉,或進行刮船底等作業,導致垃圾及油污問題惡化,「亂糟糟,成日覺得對住避風塘咁,咩船都可以泊喺度,令周圍居民望落唔舒服,亦都影響我哋環境。」 有居民質疑船隻長期停泊的合法性,直言「如果我揸住㗎車,如果呢條路唔阻礙人行,我泊喺度得唔得?唔得㗎!以前冇船泊入嚟呢度,點解以前海事處做到嘅嘢,而家嘅海事處做唔到?」居民又提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一線搜查|移英遇疫情見盡歧視 90後調酒師回流轉行斬豬肉 「香港環境始終最理想」
港人移民外國後難做回老本行,不少人會選擇回流返港,90後調酒師Ray居英期間就見盡人情冷暖,不甘遭受歧視白眼下決定回流,返港後毅然投身街市賣豬肉,而且堅持做這份工作並非因為「山窮水盡」,反而是在海外拓闊眼界後啟發了他,今年初更「升級」自己開檔做,更得到一眾街坊捧場。 「其實不少香港人都對英國有憧憬,都想在那邊生活,落地生根去見識體驗一下。」本身有大學學位的Ray移居倫敦時任職調酒師,但適逢遇上新冠疫情,令他感受到當地人的歧視,「亞洲人的面孔是很容易看得出來,還有你又要戴口罩,當時情況會令到自己很害怕,擔心戴口罩會否被人打呢?」 Ray直言在當地生活感覺很危險,因此決定回流香港,「始終自己(在海外)見識過不少事,雖說不是很厲害那種,但總算念過書……其實坦白說,都是向現實低頭……覺得已經玩夠了,已見識夠了,都要腳踏實地去人謀生,意識到之後就放下了所謂的尊嚴和見識過的事。」 「不少專業人士去到外國也不能幹回本行,都要投身其他行業,為甚麼在外國你可以這樣做,但在香港就不行呢?」Ray指自己起初也是為肉檔打工,當上「肉類切割員」,幸而這份工肯付出就會有收獲,收入不錯,但由於未能得到老闆賞識,「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一線搜查|屯門男放惡犬咬流浪狗BB 義工受傷街坊震怒 心理學家:或有反社會傾向
網上早前流傳一段影片指屯門有男狗主懷疑故意放狗追咬流浪狗,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有心理學家分析男子的行為或涉及嚴重的負面情緒,甚至可能存在反社會傾向。亦有律師指出,若證實狗主故意放開狗繩,導致狗隻傷人,狗主或要承擔民事及刑事責任。 毛孩守護者創辦人Kent向《一線搜查》講述事件經過,指接獲街坊反映屯門西北泳池附近傍晚有流浪狗覓食,當中包括數隻幼犬,部分更患有皮膚病,於是當日傍晚在現場設置陷阱,打算為牠們進行治療及絕育手術,隨後再安排領養。「我哋喺現場設咗圍欄,到夜晚7、8點,流浪狗開始落嚟。正當我哋準備捉之際,有個男人拖住三隻狗落嚟,有晒頸帶拖住,但佢突然放手,連狗帶都放埋,其中兩隻狗就衝埋嚟打嗰班狗BB,叫得好緊要,一叫所有狗就鳥獸散,全部衝返上山。」 疑蓄意放狗襲擊流浪狗 義工、街坊震怒 Kent指出,當時見到有幼犬被打傷,自己與另一名義工隨即上前喝止,而在混亂期間有義工腳部疑被唐狗咬傷。根據現場影片可見,男狗主當時帶同兩隻狗,拍攝者質疑男子故意放開狗繩,質問道:「你放狗咬人,仲要放狗追野狗,見你幾次放狗,又嚟啦!你隻狗咬到人呀嘛,你仲同我講放佢追野狗。」不過男狗主否認指控,聲稱是狗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一線搜查|WhatsApp「白撞群組」猖獗 港男一招反呃騙徒$800 警籲勿貪小利反陷法網
詐騙短訊層出不窮,其中「白撞WhatsApp兼職群組」近月更是肆虐,連《一線搜查》報料熱線電話也被拉進詐騙群組,甚為猖獗。這種新型詐騙手法利用群組的虛假互動,誘導受害者參與所謂的「刷單」任務,最終導致巨額金錢損失。警方提醒市民,切勿因貪小便宜而嘗試「反騙」騙徒,否則可能誤墮法網。 假兼職高回報誘惑 警5月接300宗求助 騙徒通常自稱「活動專員」,聲稱參與酒店「刷單」任務可每日賺取高達1,000港元的佣金。這些群組內充斥著大量回覆,營造熱烈氣氛,有人聲稱:「我朋友前一日畀我睇,佢做呢啲一日賺咗千幾蚊,聽到口水流!」、「嘩!真係收到錢!」、「期待每日可以賺到千幾蚊!」「搭棚」意味甚濃。為了增強說服力,騙徒會在群組內分享所謂的轉帳截圖,聲稱已有人收到佣金。然而,細看之下,這些截圖漏洞百出,甚至連銀行名稱也出現錯別字。 據警方守網者網頁統計,60%的騙案受害者是通過「白撞WhatsApp群組」墮入騙局。僅在今年5月,警方已接獲超過300宗相關求助個案,其中一名女子更因參與刷單,分14次轉帳共260萬港元,損失慘重。 市民反呃騙徒$800 憂有法律風險 市民A先生(化名)分享其親身經歷,指過往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一線搜查|落閘加鎖圍封天台屋 79歲婆婆有家歸不得 樓下業主逼賣屋、警察不受理
香港的唐樓天台屋文化由來已久,但有關業權爭拋、使用權爭突事件都不時出現,居於深水埗天台屋的79歲蘇婆婆早前就遭到樓下業主「為難」,天台屋前的通道突然被人「落閘加鎖」,令蘇婆婆有家歸不得。據報樓下業主以解決天台漏水為由,提出低價收購天台屋,更立下麻煩規矩「為難」蘇婆婆。 據了解,蘇婆婆與丈夫當年是以12萬港元買入該天台屋,再用了8萬元裝修,由1989年起至今已住了三十多年。而蘇婆婆丈夫離世前也一直是在天台屋靜養,不願入住醫院,只為了臨終時也要與蘇婆婆共床。因此,這間天台屋對蘇婆婆可謂意義重大。 不過,蘇婆婆在一個月前突然發現天台屋前通道,加了圍欄、閘門及鎖頭,樓下業主稱有天台業權,因此有權加閘。「不過你也要讓我有路進入天台屋,對嗎?」蘇婆婆指對方可以把鎖匙給她,但是只能每次去地產舖拿取,「第一條件是不准配匙,第二是守規矩去拿取及交還」,但問題是地產舖在兩、三條街外,加上往天台要走樓梯,對行動不便的蘇婆婆來說可謂「十級困難」。 「我先生的衣服還在裡面,他結婚時穿的西裝還在這裡,我們的結婚相也在屋內……業主現時這樣逼我賣天台屋給他。」蘇婆婆指業主開價五萬元,「他在欺負我,不讓我返回天台屋就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一線搜查|疑遭棄養「徘徊」愛民邨 狗狗獲救尾巴壞死 毛守救援:牠還在等主人
愛民邨信民樓一個月前突然出現一隻骨瘦如柴的狗隻,在樓層走廊不斷徘徊,由於牠前腳有包紮,不像是流流野狗,因而引起網民及街坊高度關注,懷疑遭人虐待再棄養。狗狗雖然獲愛護動物團體救助,但證實尾巴完全壞死而要截除,身體雖然好轉,但仍無法找到主人,終日活在哀傷之中。 據了據,上月17日有網民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指愛民邨信民樓有隻「皮包骨」狗狗在樓層徘徊,前腳亦有包紮,懷疑狗狗走失,希望透過網絡尋得主人。目擊街坊阿軒向《一線搜查》表示,他當日六時半回到信民樓,在六樓看到狗狗徘徊,半小時後見到牠在五樓徘徊,「當時就很瘦了,樣子也不太精神」 幸好貼文發出後傳遍社交平台,「毛孩守護」創辦人Kent趕到現場救助,「街坊以為是邨民自己養的,但後來發現不是,不知道為甚麼會出現在上址,坐在那裡,不見牠走來走去,不是一隻正常狗狗的行為」,當時有熱心街坊即時提供食水及狗糧,但狗狗吃完之後,馬上就吐了出來,然後又喝了很多水。 Kent隨後將狗狗帶到診所檢查,發現包紮起的前腳有個小傷口,而尾巴就有壞死跡象,「中間是差不多見骨的,斷開了,尾巴要切除」。雖然狗狗其餘身體狀況不算差,但照X光卻發現胃中有條鐵線,可能是流浪期間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2日
一線搜查|紅磡、何文田升降機工程進度緩慢 便利設施反成障礙 居民兜大圈過馬路
政府於2012年推行「人人暢道通行」計劃項目,在各區加裝無障礙設施,便利市民出行。然而,紅磡戴亞街及何文田愛民邨的工程進度緩慢,多次延期,引發當地居民不滿。有區議員認為政府部門需要加強監督工作並設立罰則。 戴亞街升降機工程七年仍未完 進度堪憂 《一線搜查》早前報道,紅磡戴亞街的升降機工程自2018年規劃,原定於2026年第一季完工,但因原承建商財困導致爛尾,路政署其後收回工程並重新招標,於2024年8月與新承建商簽約後重啟工程,但至今進度緩慢。 九龍城區議員林博表示,該工程是居民日後出行的關鍵,它貫穿不同屋苑,包括紅磡邨、黃埔新邨、海逸豪園、黃埔花園等,及附近街市等重要設施。若無此設施,居民需攀爬70多級樓梯,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者及居民尤為重要。 林博在議會上追問相關部門,部門回覆稱工序時間表理想,但林博對此表示質疑,指工程有多次延誤的前科,居民對能否按時完工缺乏信心。加上由於地形複雜、靠近山坡,以及風季、雨季等因素,可能進一步影響施工進度。他不滿指,項目由2018年規劃,原定2026年第一季預期完工,足足要用8年時間,又質疑新承建商的時間表是否可行,擔心工程會再次延期,「因為佢哋由流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30日
一線搜查|葵涌大隴街商場、大廈疑沉降 牆身現巨大裂縫 區議員憂影響樓宇安全
葵涌大隴街附近商場、大廈自去年起相繼發現裂縫,懷疑有沉降情況出現。初時市民懷疑是附近的升降機工程引起,不過路政署就表示,圍繞地盤的監測點記錄無出現異常情況。有區議員擔心如果情況持續,可能會影響樓宇結構安全,目前區議已經成立跨部門小組跟進,務求盡快找出裂縫成因,釋除公眾疑慮。 裂縫問題浮現 商場、大廈受影響 《一線搜查》報道,2024年11月路政署首次接報,指葵涌大隴街石籬商場附近有疑似沉降個案,裂縫最初出現在商場牆身,以中間位置最為嚴重。而隨著時間推移,裂縫範圍擴大,不僅牆身,連地面及其他周邊牆面也陸續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紋,部分裂縫闊度甚至超過5元硬幣,觸目驚心。 與此同時,位於大隴街附近的友明大廈亦發現類似裂縫問題,甚至大廈旁的書報攤老闆娘亦向《一線搜查》表示,其攤檔同樣出現裂縫,懷疑與附近正在進行的升降機及行人通道系統工程有關。 路政署指未見異常 惟問題未解 葵青區議會議員吳任豐表示,路政署首次接獲報告後,曾表示圍繞工程地盤的監測點數據未見異常。至今年2025年3月,署方再次接報友明大廈附近疑似沉降個案,4月底派員實地巡視後,確認公共道路路面沒有不尋常裂縫。然而,商場及大廈裂縫問題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