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一線搜查|土瓜灣旅巴違泊亂象再起 旅客隨處吐痰、亂拋垃圾 街坊大呻好困擾
《一線搜查》早前曾報道內地旅行團來港逼爆土瓜灣,旅遊巴亂泊、旅客阻塞行人路,令當地居民不堪其擾。近日,這些亂象似有捲土重來之勢,而旅客亂扔垃圾、隨地吐痰更令環境衛生狀況雪上加霜。而隨著五一黃金周即將來臨,居民及議員呼籲政府部門採取行動改善問題,平衡旅遊經濟與社區安寧。 旅遊巴違泊引發交通危機、環境問題 紅磡及土瓜灣一向有不少招待內地旅行團的食肆及商舖,當中庇利街、祟安街及環安街一帶長期受旅遊巴違例停泊問題困擾。有街坊反映,大量旅遊巴佔據狹窄街道,導致交通嚴重堵塞,行人路亦被旅客擠得水洩不通,甚至有旅客在車輛間危險穿梭,險象環生,嚴重影響居民日常出行及安全。 九龍城區議員林博表示,旅遊巴違泊問題曾因臨時停車場的設立而有所緩解,但近期亂象復燃,「因為冇好好利用返居民爭取嘅旅遊巴臨時停車場,如果將違泊嘅旅遊巴停喺停車場裡面,相對情況會大大改善。」他強調,違泊不僅造成交通堵塞,阻礙居民日常出入,甚至影響輪椅使用者的通行權益。 旅客隨處吐痰、堵塞行人路 街坊:你話對香港影響幾大呀 除了交通亂象,居民對旅客的不文明行為亦怨聲載道。環安街、庇利街及環海東岸出入口附近的街道滿地垃圾,包括食物殘渣、煙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6日
一線搜查|知名瑜伽中心陷財困 負責人神隱、拒見記者 曾稱不「龜縮」、一力承擔
香港一間擁有超過22年歷史的知名瑜伽中心近日被揭陷入嚴重財務危機,《一線搜查》報道,該中心不僅拖欠導師薪金、學員難以預約課堂,更因欠租問題導致多間分店相繼關閉,運作可謂「吊鹽水」。事件引發學員及導師強烈不滿,質疑中心負責人採取拖延戰術,甚至繼續公開招生,擔憂有更多人受騙。 負責人拍片否認「龜縮」 稱經濟差需轉型、會一力承擔 面對外界質疑,瑜伽中心負責人Dickson早前曾親自拍片解釋,強調觀塘分店關閉純因租約期滿,屬「唔想浪費資源、暫時唔做住」,並非倒閉。他又指現時經濟環境惡劣,中心正進行轉型,「如果係執笠就走佬啦,我哋幾十年啦,點執呀?走都走唔到啦,除非我死咗!冇辦法啦,而家經濟太差啦,我哋要轉型呀,轉型係需要時間,我哋由大場轉去細場,係要俾啲時間㗎嘛。」Dickson更在片中強調自己並非「龜縮」,「大家放心啦,我立足瑜伽界好多年㗎啦其實,你放心啦,我會出嚟一力承擔,唔使擔心,我未死!OK?」 然而,Dickson曾公開表示會在諾士佛臺租用新場地,至今卻未有兌現承諾,被指是「空頭支票」。 資歷顯赫 現陷信任危機 導師批採「拖字訣」 翻查資料,該瑜伽中心於2003年註冊成立,創辦人Di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一線搜查|瑜伽中心陷財務危機 欠租、拖糧、課程難約 因一原因苦主求助無門
不少上班族選擇做瑜伽放鬆心情、舒展筋骨。不過《一線搜查》接獲市民投訴,指本港一間有22年歷史、在業界頗有名氣的瑜伽中心陷入嚴重財務危機,不但拖欠導師薪金、學員難以預約課堂,更因欠租問題導致多間分店相繼倒閉,學員與導師頻頻「打遊擊」上課,苦不堪言。 分店相繼倒閉 學員被迫「聞天拿水」上課 根據瑜伽中心導師阿仁(化名)透露,涉事的瑜伽中心近年經濟狀況急劇惡化,位於尖沙咀的分店欠租高達500多萬元,於2023年12月中被收鋪,執達吏更到場清場。然而,令人震驚的是,中心在結業的同時,竟在佐敦另開新店。據阿仁所述,新店裝修尚未完成,學員被迫在刺鼻的天拿水氣味中上課,環境惡劣。然而,這間佐敦分店同樣「短命」,僅營運數月後,於2024年10月中因欠租被封舖。 「佢哋之前觀塘有一間(分店),就全部逼晒去觀塘。咁到今年1月初,(觀塘店)都被人收咗舖,而家直頭所有實體舖都冇。」阿仁無奈指,中心在今年1月2日曾在社交平台發文,指觀塘店因「租約期滿」停止營業,並聲稱會在尖沙咀新店重開前,安排學員到其他工作室「玩住先」。 新店承諾成空 學員如「打遊擊」 為了安撫學員,中心曾高調宣布將於尖沙咀諾士佛臺開設新店,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一線搜查|元朗司機為泊車鋸斷欄杆 累老婦跌倒血流披面 街坊呻:報警抄完牌都冇用
香港違例泊車問題嚴重,近日有觀眾向《一線搜查》報料,指有人為了方便泊車,竟將西鐵朗屏站附近小路的欄杆鋸斷,路面留下致命的「絆腳鐵」,導致途人被絆倒受傷。有街坊更痛斥有私家車長期違泊小路,冀當局介入處理。 事發於元朗大橋村附近一條接駁朗屏站與安寧路、約4米寬的無名小路。觀眾梁小姐憶述,上月底傍晚由港鐵朗屏站下車途經該小路時,目擊一名65歲的老婦遭路面兩塊鐵塊絆倒,飛跌地上,面部猛撞地面,鮮血沾滿口罩。「佢戴住口罩,口罩上面全部都係血,一路鼻同個嘴都有血,其實算係嚴重受傷㗎啦!」梁小姐見狀急忙報警,老婦被送往博愛醫院,她多處擦傷及右眼角受傷,幸仍清醒。 梁小姐指出,該處原設兩尺高欄杆阻隔車輛駛入,疑遭人鋸斷後僅剩鐵塊,不時更有行人被絆倒,對長者尤為危險,「好似啲老人家呀、拉車仔呀,實仆喺度,其實佢算好彩,(情況)差啲會好嚴重。」 《一線搜查》攝製隊實地調查,發現欄杆雖暫被放回原位,惟不到15分鐘,竟被人拔起放置一旁。有輛貨車公然駛入小路停泊並卸貨,而其尾板正正遮蓋著地面鐵塊,隨後一輛私家車接力違泊。泊車後,一名粉紅衣男子下車將欄杆插回原位,記者上前追問時,對方否認是車主,更態度囂張稱:「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1日
一線搜查|土瓜灣後巷地渠長年倒灌 臭氣沖天、驚現地陷 區議員倡政府介入「先維修後收費」
土瓜灣馬頭圍道一條後巷長年出現污水倒灌,更布滿雜物,膠凳、石油氣罐隨處可見,現場衛生環境惡劣。事隔近兩年,後巷情況不但沒改善,反而每況愈下。 土瓜灣後巷污水倒灌 遍地污水雜物 自約兩年前起,土瓜灣馬頭圍道71號至105號的後巷開始有污水及糞水倒灌,但問題至今仍未解決,現場情況反而變得更惡劣。記者日前聯同區議員視察現場,發現後巷布滿雜物,膠凳、石油氣罐隨處可見,亦有泥頭及棄置電單車,遍地污水亦滋生不少蚊患鼠患。其中污水倒灌範圍佔了差不多半條後巷,附近更有地陷現象出現,渠道下陷導致水土流失,連帶弄至水管爆裂及渠道淤塞,還可能導致煤氣洩漏的問題。 儘管事件有區議員跟進,但後巷涉及私人業權,加上處理牽涉多個政府部門,令問題拖延至今也未曾處理。九龍城區議員林博指,該後巷業權分散,涉及地盤、三無大廈居民、也有法團及不同大廈的業主擁有後巷及地渠。多方暫時未能統一共商如何維修及處理問題。 臭味阻做生意兼擾民 業權分散難維修 有附近餐廳老闆表示,後巷污水倒灌引起的臭味問題嚴重影響生意,又收到顧客投訴會聞到有臭味傳入店舖,從而影響生意,甚至客人想用廁所都不太方便,因為擔心使用後會倒灌,令臭味傳至樓上。更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恒大商業新聞獎|本台新聞資訊節目奪三獎 《一線搜查》中港車專題脫穎而出
【有線新聞】恒生大學商業新聞獎揭曉,本台的新聞及資訊節目奪得三個獎項。 其中《一線搜查》節目的《中港車淪陷香港內地司機湧港搵快錢》專題,就奪得最佳大灣區商業新聞報道金獎。今屆商業新聞獎收到超過六百份參賽作品,連續三年創新高,旨在表揚及鼓勵優秀商業新聞從業員,肯定他們對社會及業界貢獻。 另外,其中《智創未來》節目的《可堆肥環保餐具及包裝實現「零廢堆填」》,以及《樂齡科技「入屋」體現居家安老》,分別奪得最佳商業ESG新聞報道銀獎,以及最佳商業科技新聞報道金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0日
一線搜查|東岸板道啟用3個月 「共享徑」爭路、波浪型跑道存安全隱患 區議員促盡快改善
港島新地標東岸板道西段自今年1月底開放以來,憑藉優美海景和設施齊備,迅速成為市民假日休憩的熱門去處。然而,啟用初期設施存在不少瑕疵,有市民反映無障礙洗手間無法使用、「共享徑」人車爭路,甚至有市民被單車撞倒、寵物便溺問題嚴重等,引發關注。 設施問題層出不窮 無障礙洗手間形同虛設 這條全長2.2公里的板道,西段作為首階段開放部分,連接北角海濱公園與炮台山東岸公園主題區,全長1.1公里。《一線搜查》攝製隊日前隨東區區議員阮建中巡視現場時,多位街坊反映問題,指廁所數量不足,假日更是不敷應用。清潔工人亦大吐苦水,抱怨沖水力度弱,排泄物難以沖走,短短數月已出現馬桶漏水、廁所門損壞等問題。 最引人詬病的是無障礙洗手間,因地面斜度和設計失誤,導致洗手間門無法開啟,形同虛設。「工程上度門可能做大咗,冇預返適當位置,磚位高咗上嚟,所以打唔開,都會叫部門盡快改善返。」一週後,攝製隊回訪發現涉事洗手間已圍封,相信修繕工程已經展開。 「共享徑」爭路危機 波浪型跑道現安全隱患 另一個令人關注的是板道「共享徑」的設計。阮建中指出,該路段同時容納行人、單車和寵物,地面標誌以卡通形式呈現,雖頗具美感,但確不夠清晰,加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一線搜查|將軍澳擬填海建五大「厭惡性設施」 居民:區內大型工程從沒間斷、好煩厭
政府計畫在將軍澳進行兩個填海工程,分別供房屋、社區配套發展,以及公共設施。然而,有將軍澳居民向《一線搜查》反映,指區內大型工程從沒間斷,已感到相當煩厭。 兩個填海工程分別是第137區開拓約20公頃土地,供房屋及社區配套發展。而第132區對出的海域則計劃填海約20公頃,以容納一系列公共設施,包括公眾填料轉運設施、混凝土廠、電力設施、建築廢物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及海上垃圾收集站。 填海工程涉5項厭惡性設施 街坊呻煩厭:我哋都覺得好震撼 然而,工程因涉及多項「厭惡性設施」引起居民強烈反響,發展局在諮詢公眾意見後,向區議會提交「經優化造地建議」,將132區的公共設施由6項減至5項,取消海上垃圾收集站,並將填海規模縮減兩成。 在將軍澳居住了8年的翁先生坦言,多年來區內大型工程從沒間斷,已感到相當煩厭,「我哋都覺得好震撼,因為政府開頭講將6樣比較厭惡性嘅東西,放埋喺將軍澳132區位置,我相信居民反應都好大。」」他指出,填海工程牽涉海上垃圾收集站、水泥廠等項目,居民擔心異味、沙塵及交通壓力加劇。他曾參與民政事務處的會議,會上各屋苑代表紛紛表達憂慮,專業人士亦有提出意見,惜大多建議多未獲採納。 混凝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一線搜查|兩節日前後山火數目翻倍 人為疏忽成主因 專家教路逃生保命要訣
山火最常發生在秋冬兩季,雖然山火可自然引發,不過有專家指出,香港絕大部分山火罪魁禍首仍是人為疏忽,包括拜山前未有清理雜草、未有在鐵桶內燃燒冥鏹、吸煙等。 雞公嶺一月錄兩宗山火 受災面積等同26個維園 雞公嶺是本港著名的山火黑點,據統計,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該處平均每年錄得兩宗山火,受影響範圍約110公頃。單是今年1月,雞公嶺已錄得兩宗山火,受災面積達至500公頃,相當於26個維園的面積。有行山人士透露,逢吉鄉一帶幾乎年年失火,除了兩旁有燒焦痕跡、影響空氣外,山火後的土壤變得鬆散,變得危險。 山藝教練Sunny Sir表示,香港的山火多數源於人為疏忽,包括拜山前未有清理雜草、未有在鐵桶內燃燒冥鏹、吸煙等,「唔好睇小煙頭,就算咁細嘅火頭跌落地下,佢一著、風一吹,好快蔓延成個山頭,好多山火都係咁。」天文台過往亦曾經分析數據,發現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發生山火的平均數目,較一般假期高出一倍。 專家教路逃生保命要訣 提醒一重要事項 如果不幸遭遇山火應如何應對?Sunny Sir表示,首先要冷靜觀察周圍環境,找準逃生路線並留意風向。若身處山腳或山腰,應逆風向下撤離;但若果山火從山腳燒起,而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7日
一線搜查|猴群長沙灣天主教墳場「踩場」 鮮花、生果秒被搶 市民嚇親:佢哋會跳過嚟搶袋
四月是傳統的掃墓季節,然而觀眾李先生近日向《一線搜查》投訴,指長沙灣天主教墳場頻頻有大批馬騮出沒,不但讓掃墓的市民措手不及,就連墳場辦事處亦深受其擾。 「一級級,有啲就企喺頭頂鐵欄行嚟行去、有啲係兩邊爬落嚟、有啲係後面行過嚟。佢直頭係四方八面走埋嚟,我惟有急急腳,擺低啲花就走。」觀眾李先生表示,有關情況並非今年才出現,往年亦是如此,自己曾經與親友向墳場辦事處投訴,惟對方表示同樣感到困擾。 李先生:「我一行轉背,出到樓梯嗰度,已經見到頭先擺低嘅鮮花已經被佢哋一人一下掹走晒,拎去食,呢啲花只係幾秒已經俾佢整爛晒。」李先生曾致電1823投訴,惟政府部門僅表示會關注事件並採取驅趕措施,又建議如遇到緊急情況可報警求助。李先生無奈表示:「根本就冇乜用囉,就算我最近去都一樣有呢個情況出現。政府覆我叫我打999,喂、我打得嚟都已經俾佢(馬騮)襲擊咗啦,我俾佢襲擊完,再打999都冇用啦!」 攝製隊實地探訪時,發現墳場內掛有多條橫額,提醒市民提防馬騮。每年都來掃墓的劉女士表示,經常與馬騮相遇,形容馬騮會望實食物、搶食生果,更曾試過整袋水果被搶走,「好驚呀,佢哋直頭搲,好彩我哋即掉,冇同佢(馬騮)鬥。俾佢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一線搜查|單車教練拆解「沙田秋名山」 最兇險非三連髮夾彎 輕視「終點」隨時攬炒
沙田大埔大尾督一帶向來都是假日踩單車勝地,但由於早前受大埔道擴闊馬路影響,大埔公路沙田段及沙田鄉事會路交界一段單車徑就要作出改動,卻出現了極為罕見的「三連髮夾彎」,甚至被網民直指如同漫畫《頭文字D》中「秋名山」的彎道般兇險。《一線搜查》就請來單車教練Uncle Moon實地試踩,找出這段路要多加注意之處。 「這條單車徑有些斜度,還有很多很窄角度的轉彎位。」據Uncle Moon表示,出意外的原因每十次有九次都是因為速度過快,「不要讓速度高過你的程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再決定要怎樣踩這條路」。要踩過這段「髮夾彎」,其實只要視覺上感到危險,就馬上放慢車速,斜路不算太長,減慢了再入彎也不算難。 Uncle Moon示範時就留意到「髮夾彎」反而暗藏另一個危險原素,就是地面接駛位的鋁板,「這些鋁板在下雨時相當濕滑」。此外在三連髮夾彎的「終點」、轉入隧道的90度彎位,「這個位便要留意了」,除了要看鏡子之外,自已也要減慢車速,同時可以響一響單車鈴,令隧道內對頭單車意識到有另一輛單車在彎道「盲眼位」,以防攬炒。當然,單車新手也不妨跟從政府告示,下車推車就更為安全。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1日
一線搜查|垃圾站旁廢料堆積無人理 田北辰投訴1823無果怒斥離譜 批部門推卸責任
1823由效率促進辦公室管理,負責接收市民對政府服務的投訴及查詢。不過,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日前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其住所附近的壽臣山道東臨時垃圾站旁,竟有多袋建築廢料被非法棄置,堆放多日無人處理。他曾先後兩次匿名致電1823熱線投訴,卻在投訴後整整一周,仍見垃圾原封不動。田北辰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就質疑政府部門間互相推卸責任。 兩度投訴無人跟進 田北辰斥「荒天下之大謬」 「呢度有句說話,在本收集站外非法棄置垃圾,會被檢控。咁根據我過去五、六日嘅經驗,我嘅感受呢就係想加個『不』字喺度(不會被檢控)。如果加個『不』字呢,就順利成章啲。」田北辰早前經過壽臣山道東臨時垃圾站時,發現旁邊有多袋建築廢料被人非法棄置,因此兩度致電1823投訴。他又說投訴期間未有表明議員身份,惟事隔足足6日,該堆垃圾仍然原封不動,遂在社交平台發文公開事件,並怒斥「離譜」、「荒天下之大謬」。 更諷刺的是,他在社交平台發帖翌日,食環署竟主動聯絡其助手查詢涉事垃圾站位置。田北辰質疑:「可能1823收集咗全香港所有奇難雜症,佢發咗出去之後就冇跟進、記錄都冇㗎,你話幾危險?佢有冇做又唔知、佢做咗,人哋有冇跟進又唔知。1823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