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一線搜查|街頭攝影師尋找「消失香港」 訪問120個香港故事 出書記錄老店最後情懷
常言道「世事常變」,香港社會也是每一日在變,有位攝影師希望為香港留一份紀錄,四出尋找「消失香港」,出書記錄老店最後情懷。他身體力行訪問120個「香港故事」,由玩具店到舊式影樓都有,甚至與90歲店主成為好友。 疫情令社區「洗牌」 未及好好了解歷史 本身從事廣告行業的Carlos在2021年開始在社區「周圍走」,走過有感覺的街道就會拍照。Carlos:「有一天我在整理自己的作品時,覺得(香港街道)很漂亮,那個時候開始很多店舖選擇不再經營,很多樓宇也重建, 然後那時候因為疫情時,大家也留在香港,被迫自己也多留意了這個社區。我拍照已經有十年了,原來沒有拍過這個地方,沒有好好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及故事,便覺得不想後悔多一次。」 「真的拿起相機,希望幫自己留一些回憶,大家將來看到這些照片時,也會有些共鳴或想起以前的事。」Carlos直言香港「開埠」這麼久,很多建築物周而復始地清折及重建,很多店舖一直在「循環」,就像在追趕時間,所以他每天都會到處去,儘量去些未去過的地方,看看有甚麼的店舖。 九旬店主成摰友 背妻「偷偷出來」飲茶 除了街景以外,Carlos還會走遍大街小巷,發掘不同的特色舊舖,因此與不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一線搜查|扶手電梯意外頻發 今年首季逾700宗 專家教保命三招
扶手電梯作為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隨處可見,但與其相關的意外事故屢見不鮮。有專家指出,意外涉及不同原因,包括乘客未有緊握扶手、機件故障及異物卡入梯級等,呼籲市民提高警惕,掌握安全乘梯知識。 700宗事故敲響警鐘 鞋子、手推車成「攝物」元兇 翻查資料,2025年首3個月,全港已錄得超過700宗扶手電梯意外,當中大部分涉及乘客不當使用,部分事故更導致乘客受傷。卓越培訓發展中心(電機業)首席教導員(電梯)黎家駒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指出,最常見的意外類型是乘客未有緊握扶手而失平衡摔倒、機件故障,以及異物卡入梯級導致「炒梯」。 他指出,鞋子是「攝物」的主要元兇之一,尤其軟身物料的鞋子更容易發生意外,包括膠鞋、尖頭高跟鞋及人字拖。其次手推車、BB車等亦是常見的「攝物」元兇,「一啲膠轆貼住梯級背板,用力推嘅話,梯級上升到頂部時就會夾住個轆,行到梯梳齒嗰度就會有『炒梯』現象發生。」 黎家駒解釋,扶手電梯的運作原理是梯級緩慢上升,當鞋子或物件卡入梯級間的縫隙時,若未能及時拔出,物件可能被帶到梯頂的梯梳位置,導致「炒梯」。 專家教三招緊急應對 提醒勿電梯上走動 若不幸被梯級夾住,應如何應對?黎家駒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一線搜查|紅綠燈倒數器研究20年仍無定案 區議員轟進度慢:點解惟獨香港永遠做唔到
不少國家及地區都有安裝行人交通燈倒數器,方便市民預計紅綠燈轉換時間,然而在香港,這項看似簡單的設施卻研究近20年仍未全面推行。《一線搜查》報道,東區區議會近日針對有關議題展開激烈討論,有區議員炮轟進度緩慢,質疑遲遲未有安裝時間表,認為政府不應無了期拖延。 東區區議會在今年6月初就安裝行人交通燈倒數器燈展開討論,東區區議員何毅淦建議在東區選定地點增設試點,並評估其成效,以作為未來推廣至全區的基礎。而出席的運輸署代表在會議上回應,政府已在2023年底於東涌達東路試驗安裝新型數字倒數計時器,數據顯示,該試點的倒數器令行人在綠色人像燈閃動結束前完成過馬路的情況略有改善,又指當局正計劃進行更大規模的測試,正敲定選址,並已聘請承建商購置新款倒數器,同時考慮委託大學團隊進一步分析行人過路行為的數據,以制定未來推廣方向。 質疑進度緩慢 區議員:結論係乜嘢?有未? 不過,不少區議員不滿進度緩慢,質疑政府研究多年仍無明確結果,認為應盡快行動,而非無止境地進行測試。東區區議員阮建中在會議上直言:「而家科技日新月異,你研究30年,可以有30種新發明!今天大家問你呢個倒數器你用定唔用?點解用?點解唔用?就係咁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4日
一線搜查|購入啟德連租約單位 新業主遭拒認身份 租客欠租兩月兼貼告示反擊:你唔係真業主
啟德一個樓齡未滿五年的屋苑,近日爆出租霸事件。《一線搜查》早前接獲觀眾Apple(化名)求助,指早前購入連租約單位,計劃於租約完結後自住,怎料租客拒絕承認其新業主身份,更以「業主失聯」為由,連續兩個月拒交租金。新業主無計可施下企圖上門交涉,惟對方拒絕應門,甚至報警處理。 拒認新業主身份 租客:你唔係真業主、你哋唔係真agent Apple於今年3月14日購入該啟德屋苑一個400多呎的單位,當時單位已連租約,租客為一名60多歲的退休公務員,地產代理指其過往交租紀錄良好。根據租約,單位每月租金約18,500元,租約為「一年生約、一年死約」,至2025年8月死約到期。Apple計劃於租約結束後收回單位自住。惟成交後,租客卻拒絕承認Apple的業主身份,聲稱無人通知單位轉手,並連續兩個月未有交租。 「佢話業主失聯,交唔到租,再打俾律師問我哋身份。由頭到尾佢都否認我哋業主身份,我都唔知我哋可以做咩。」Apple透露,租客曾於4月與其丈夫在雙方地產代理安排下會面,當時勉強繳交4月租金,但會面過程氣氛不愉快,租客聲稱前業主未有通知賣樓事宜,又質疑丈夫及地產代理身份,會上叫嚷:「你唔係真業主、你哋唔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3日
一線搜查|西沙路臨時公廁衛生惡劣 市民投訴無人理 食環署:私人嘅、唔關我哋事
西貢西沙路一個臨時公廁因長期無人清潔,衛生環境極其惡劣,引發市民強烈不滿。《一線搜查》接到市民投訴,指該公廁已大半年未有清潔,形容衛生惡劣程度達「災難級」,甚至連攝影師到場採訪時亦忍不住乾嘔。市民曾向政府部門投訴,卻被指該廁所為「私人廁所」,政府無能為力。 臨時公廁衛生狀況惡劣 市民憂衛生隱患 涉事臨時公廁位於西沙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後方、鄰近巴士總站及的士站,由兩個貨櫃改建而成,原本旨在為附近司機及市民提供便利,然而,臨時公廁的衛生狀況極差,令人避之不及。市民陳先生直言,該公廁污糟程度「難以形容」,近四個月來每天如是,令人難以忍受。另一位市民簡先生則說,該公廁散發濃烈惡臭,每次經過都要閉氣,質疑為何旁邊的新公廁遲遲未能啟用,「好邋遢,人都癲呀,嗰啲阿摩尼亞。」 「除咗洗手盤,全部都冇水供應,兩個尿兜冇水、生晒鏽,尿兜喉斷咗,兩個廁格通地排泄物、廁紙。」投訴人植先生表示,惡劣的衛生環境不僅影響市容,更可能成為傳播病菌的溫床,「最近袁國勇醫生都有講,而家有C組輪狀病毒,呢度分分鐘有(病毒)啦,好易傳染!」他認為,如此骯髒的公廁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特別是該路段人流頻繁,使用率高,問題更不容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2日
一線搜查|皇后山邨瀝青水風波 部分住戶買濾水器自保 學者教路點揀最好
粉嶺皇后山邨及山麗苑早前爆出「瀝青水」風波,水務署日前就在坪輋路搭建臨時喉管,預計下月初完成工程,同時爭取年底前更換藏於地底的永久喉管。雖然政府多番向市民解說,部分市民為求安心仍會加裝濾水器,但如何選購才是最有效過濾? 瀝青水風波|主流三類濾水器 哪種最適用? 《一線搜查》早前報道過,粉嶺皇后山邨居民的家居食水受污染,雖然政府強調水質符合安全標準,但有部分居民仍憂心忡忡,紛紛搶購樽裝水及升級濾水設備,但用濾水器是否可以完全阻隔雜質? 化學系博士史東甫表示,市面上濾水器主要針對三種類型的危害:第一類譬如異物,則會透過用纖維性的濾網將異物隔走,「因為纖維很密、異物過不了,只有水能過」。第二類為化學類,例如擔心有害的化學物或氣味、味道,便需要用活性碳物料吸走味道。第三類則是微生物等,一般的濾網或活性碳未必處理到,可能要透過用紫外線燈、滅菌燈或臭氧的方法去殺菌。 瀝青水風波|纖維性濾芯最有效隔走瀝青水? 市面上濾水器款式林林總總,如何選擇才可以飲得安心又放心?史東甫指,食水經水務署的水廠處理後,其實出來的水是可以直接飲用,「但由於水廠輸送水經過一輪水管或水務設備才到你的水喉,水管或物料的老化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9日
一線搜查|港男疑網購工具自行箍牙 醫生警告或致不可逆轉後遺症 籲市民勿嘗試
不少人追求整齊、漂亮的牙齒,而箍牙便是常見的解決方法。不過,有網民近日在社交平台分享自行在淘寶購買工具進行箍牙的經驗,引起廣泛關注。有牙醫就警告,這種做法不僅未必能節省金錢,更可能導致嚴重且不可逆轉的後遺症,呼籲市民切勿嘗試。 網民自行箍牙 街坊:唔敢想像有人自己箍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上傳自行箍牙的照片,聲稱能以低成本達成矯正效果。此舉引來不少市民質疑,許多街坊表示無法理解自行箍牙的做法,「一定唔會,根本唔知點整,點解會自己買嚟整,梗係去牙醫度整。」、「冇可能,自己點會識箍?有問題肯定係光顧牙齒,唔可能自己識箍。唔敢想像有人自己箍,冇可能搞得掂。」亦有學生表示擔憂安全性,認為若果操作不當,導致牙齒神經受傷後果更嚴重。 專家:網購工具存多重風險 註冊牙醫梁柱恆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指,網購工具自行箍牙存在多重風險,「我哋要諗下佢(網上平台)買返嚟嘅嘢可唔可靠?醫療器材供應商買返嚟嘅嘢全部符合規格,單純上網買,首先我對材質會有質疑,佢可能有很多唔同類型嘅金屬在內,可能存在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所以呢方面要留意。」 梁柱恆續指,牙齒矯正涉及精密操作,一般牙醫為病人進行牙齒矯正前,需分析其面部輪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8日
一線搜查|黃牛黨肆虐 啟德港鐵站成交易熱點 區議員批罰則太輕:炒一張飛都唔止$2,000啦
【有線新聞】自啟德體育館於今年3月正式開幕以來,作為香港新地標吸引了眾多本地及國際明星舉辦演唱會,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搶票熱潮。然而一票難求下,「黃牛黨」活動日益猖獗,啟德港鐵站A出口更淪為黃牛黨的新「大本營」。有區議員認為現時懲處阻嚇力不足,希望未來能夠加強罰則。 黃牛黨轉移陣地 港鐵站成交易熱點 《一線搜查》近日接獲啟德居民報料,指原本在啟德體育館門口兜售門票的黃牛黨,因警方在體育園一帶加強巡邏而轉移至港鐵站附近交收,直言「啟德站A出口已經淪為黃牛天堂,佢哋轉晒去鑽石山站屯馬綫客服中心或啟德站A出口車站廣場地面交收。」她指出,自四月底起,啟德港鐵站A出口及車站廣場地面已經成為黃牛黨的新聚集地。 據報料者觀察,每逢有演唱會舉行的日子,A出口附近都會有一堆人聚集,「我睇住佢哋交收、過數,你行埋去問佢哋,佢哋先會拎疊飛出嚟。因為佢哋未必係有飛喺手,可能係要嘅時候先會同一個持飛人係手拎飛。」 康文署代表指黃牛手法日趨狡猾 執法有難度 九龍城區議會於上月底召開會議討論黃牛黨問題。會上,有區議員質疑黃牛黨在港鐵站附近大搖大擺兜售門票,但執法行動卻未見成效。康文署代表承認,黃牛黨的手法日趨精明,執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7日
一線搜查|石澳道成非法私油站據點 貨車載30油桶停路邊 居民憂安全:烈日當空、唔知會唔會爆炸
《一線搜查》近日接到石澳居民報料,指石澳道一帶存在多個非法私油站據點,日夜均有車輛排隊等候入私油,當中更涉及政府外判車輛。記者實地調查時更目擊有男子明目張膽在路邊入油,有街坊擔憂有安全隱患,又指曾多次投訴及報警但不果,促請相關部門採取行動,杜絕非法私油站的運作。 私油站據點遍布石澳道 街坊憂安全隱患 據街坊報料,石澳道有多個非法私油站據點,集中在停車場及避車處,由歌連臣角道、西灣墳場對出,去到石澳道、爛泥灣避車處,一直去到石澳泳灘停車場,單是石澳道就至少有三個地方是入油大本營。而《一線搜查》記者實地視察,發現這些地點經常有多輛輕型貨車停泊,車窗全被封閉,部分以報紙或遮光板遮擋,車內物品難以窺探。而多輛車尾印有「南無阿彌陀佛」字樣,識別度極高。 街坊張先生表示,自今年年初起發現非法私油活動,每逢周五便有多輛輕型貨車停泊在停車場,星期一始駛走,當中不少車尾印有「南無阿彌陀佛」字眼,有街坊更發現車內載有20至30個藍色桶。他又說,自己曾親眼目睹兩名男子使用電泵入油,質問對方時卻遭粗言穢語辱罵。 明目張膽路邊入油 政府外判車疑涉案 記者於傍晚6時許到達歌連臣角道西灣墳場對出,當時已有八、九輛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一線搜查|觀塘僭建廣告牌屹立逾十年 收入料達$480萬 議員曾落廣告:我都中咗伏
位於觀塘協和街一列大型廣告牌依著護土牆而建,外觀如同巨型貨櫃,屹立當地十多年。然而,經居民查詢證實,這座廣告牌竟是非法僭建物,卻至今未被清拆。 居民投訴無果 廣告牌屹立不倒 家住附近的蔡先生向《一線搜查》表示,早在三、四個月前已向屋宇署查詢,確認該廣告牌為僭建物,當時署方稱已跟進處理。然而,數月過去,廣告牌依然存在,毫無拆除跡象。《一線搜查》以市民身份再次聯繫屋宇署,職員回應指,處理僭建物需由大廈業主立案法團自行負責,「唔應該話下下出動政府部門幫佢處理,因為始終香港太多僭建物,好難話一發現僭建物就出命令,我哋要排住隊做。」 翻查網上街景圖顯示,該廣告牌早在2009年3月已存在,當時尚未出租。數月後,陸續有護老院、旅行社等租用廣告位,近年廣告種類更趨多元化,涵蓋多個行業。 廣告公司租用近20年 收入估計達480萬 廣告牌位於協和街,業權屬於月華街一大廈,至於廣告牌的營運則由觀塘一間廣告承辦商負責。公司職員表示,廣告牌位置由大廈業主出租,租約已近20年。根據公司報價單,協和街該幅牆設有五個廣告位,每位月租4,000元,製作及安裝噴畫另收4,000元。若廣告位長期出租,估計20年總收入可高達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3日
一線搜查|連環爆水管影響民生 維修方式只解燃眉之急? 區議員倡加裝水閘應對
全港多區都面對水管老化問題,例如屯門公路早前爆水管,令屯門多個屋苑要暫停食水、影響近廿萬人。水務署表示已在鋪設多個監測點,對應水管滲漏情況,有區議員則建議加裝水閘減低對居民的影響。 九龍城區頻爆水管 水務署智管網作用小? 香港與鄰近已發展國家一樣,都面對供水管爆裂及滲漏問題,水務署推智管網的管理系統,在全港鋪設約2,400個監測點,對應水管滲漏情況。但再多監測點都難以做到滴水不漏,以九龍城區為例,去年2月至5月就接連發生七宗爆水管事故,而在今年2月紅磡寶其利街及湖光街交界亦有水管爆裂,期間要出動水車及臨時街喉,直至深夜始恢復供水。 連環爆水管影響民生 維修方式只解燃眉之急 附近食肆、民居林立,接連爆水管對居民生活影響甚大,面對水管「爆完又整、整完又爆」,但問題始終未徹底解決,九龍城區議員林博指,當區水管大多使用了30至50年,而且鐵喉經長年累月使用後生鏽,當水壓太強容易造成喉管破損及爆裂。 現時水務署維修方式或只能解燃眉之急,林博表示,若喉管出現破損,維修人員只會在該段水管外圍做接駁,但旁邊仍是老舊喉管,「新舊喉接駁變相另一喉管亦容易相繼爆裂,可能在前面數十米或同一街道亦會再爆。」他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2日
一線搜查|鵝頸橋「打小人」擴張惹爭議 檔主紛撐發牌制 揭有雙程證混入開檔
銅鑼灣鵝頸橋「打小人」是香港其中一個名揚海外的本土文化風俗,每日都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參觀,但由於橋底地方有限,人流卻越來越多,開始出現不少亂象,甚至有街坊投訴噪音過大、攤檔阻街等,最近就掀起發牌監管的爭議。 現有約10個攤檔 打小人全年無休 鵝頸橋「打小人」及「祭白虎」是流行在廣東的民間傳統習俗,起源於「驚蟄」之日農民驅趕害蟲儀式,後來漸變成驅趕霉運、以免小人為害,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之一。據了解,鵝頸橋目前有大約10個打小人攤檔,而且是全年無休,但近年已不時與街坊起衝突。 灣仔地區管理委員會最近就發出通告,指收到公眾人士投訴橋底有雜物堆積,阻礙行人通過,造成環境衛生及安全問題,要求在上月27日或之前移走,否則按法例跟進。灣仔民政處則統籌跨部門行動,今年1月至5月間進行了九次清理行動。 揭雙程證人士混入 檔主:橫行霸道 「沒有阻礙,我們有規矩的,別人的攤檔擺出外面,阻礙路面是別人的事」,有檔主向《一線搜查》表示多年來都有規有矩,「我自己做自己的事,讓條路給別人走」。亦有檔主承認影響到行人,「說沒有影響別人是假的」,但亦透露「大陸雙程證的人也來混做」,「當然不行,沒有人管理,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