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一線搜查|北角虐畜案女疑犯前科纍纍 9月內死6貓狗 前男友揭惡行:冇人約就唔放狗、冇錢買狗糧
北角及天水圍早前發生駭人聽聞的虐畜案,涉案姓梁的女子(Bella)因涉嫌棄養及疏忽照顧導致多隻貓狗死亡,先後三度被警方拘捕。而在《一線搜查》攝製隊追查下,發現Bella前科纍纍,不但居住單位衛生惡劣,滿屋糞便、烏蠅肆虐,更有其他貓狗懷疑曾遭到虐待,單單今年可能已經造成至少六隻貓狗死亡。前男友及狗友更現身指責Bella飼養寵物成癮卻不負責任,視動物為「社交工具」。 案件發生在今年9月8日,北角一單位傳出惡臭,警方接報調查後發現一具金毛尋回犬屍體,隨後以涉嫌殘酷對待動物罪拘捕涉案女子Bella。然而事隔6日,警方在同一單位露台再發現一隻八個月大布偶貓乾屍,當時屍身已嚴重腐化,Bella再次被捕,兩宗案件已交由法庭處理。 天水圍村屋5狗2餓死 疑遭Bella遺棄、環境惡劣 事發後有傳媒進一步揭露,原來Bella牽涉另一宗尚未被起訴的案件。今年7月,天水圍田廈路一間村屋發現5隻被遺棄狗隻,包括黑白色邊境牧羊犬、黃色哥基、啡白色貴婦及兩隻狼狗。其中邊境牧羊犬及黃色哥基被發現時已經餓死,另外三隻極度虛弱,送往愛護動物協會救治。有目擊者表示當時單位內環境非常惡劣,無糧無水,未打開門已經傳出惡臭。 街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6日
一線搜查|疫情「寵物熱」退潮、棄養貓狗激增 年老貓為主 領養中心:被遺忘的一群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由於社交隔離及居家時間增加,不少市民為了尋求慰藉而領養「疫情」寵物。然而隨著「寵物熱」退潮,棄養貓狗數量激增,去年多達571隻貓狗被遺棄,創下2021年以來新高。有領養中心負責人就呼籲飼主應盡責照顧,勿輕易棄養。而動物福利關注聯盟就促請政府重啟捕捉絕育放回政策,從根源減少流浪動物,並實現「零」人道毀滅。 疫情後棄養激增 領養率下降 根據立法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透視》,被棄養的貓狗數量由2015年的1,413隻,減少至2022年的426隻。不過疫情過去,生活復常,棄養貓狗數量逆轉上升,2024年有571隻貓狗被棄養,創下2021年以來新高。雖然《狂犬病條例》禁止無理解釋棄養,但2020至2024年漁護署未有任何相關檢控。同時,領養率呈下降趨勢,去年更有581隻貓狗被漁護署人道毀滅,包括436隻狗及145隻貓,為四年來最高。 深水埗一間領養中心就成為年老及被遺棄貓咪的庇護所,現時有逾30隻貓咪等待新家。中心負責人Ivy表示,這些貓咪大部分來自繁殖場遺棄、街頭救援或漁護署轉介,當中以年老貓為主。她坦言,年老的貓咪是被遺忘的一群,「年老嘅(動物)其實佢哋冇幾多時間,同埋可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5日
一線搜查|滑板男天橋「極限」飛馳 友人跟拍放上網爆紅 車主:佢自炒變我危駕?
滑板近年成為運動界新寵,越來越多人投身於玩滑板,相關設施及場地更遍佈港九新界。不過,日前網上流傳影片,拍到有人在行車天橋以滑板高速落斜,引起廣泛關注。有律師就警告滑板或行人在車路上行走屬違法,呼籲市民切勿以身犯法。 近日社交平台流傳一段影片,片中可見兩人於深夜時份,在行車天橋以滑板高速落斜,有駕駛者疑似駕車隨後跟尾拍攝,人車距離目測只有數米,若玩滑板者一旦失手,而尾隨的車未能剎停,很可能會釀成嚴重交通意外。據悉事件已由警方跟進。 《一線搜查》就親身到訪片中的天橋,位於港島薄扶林道、山道交界的任白樓對出,距離香港大學站C1出口約100米的山道天橋入口視察。記者發現天橋有幾個彎位,而且斜度大,在入口位置亦特別有兩個路牌指示,分別是1比10斜坡警告路牌和特大提示「此路特斜請用低波」。 對於有人在行車天橋玩滑板此舉,有市民就擔心會構成道路安全問題。「不顧及自己生命,也不顧及別人生命」、「如果他倒下,我可能會輾過他的身體,未必能及時減速。」亦有車主擔憂若滑板突然轉彎失控,尾隨的司機可能會被牽連上法律責任,「我撞到佢,係佢有事定我有事?係人都覺得兩個都有事,而佢就係身體有事,我會唔會出現危險駕駛、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2日
一線搜查|網上掀起「成人奶嘴」熱潮 明星、網紅推波助瀾 宣稱安撫心情、助減肥
海內外社交平台近日興起一股「成人奶嘴」熱潮,用家分享短片播放量動輒數十萬,明星與網紅的分享更推高熱度。有商家宣稱「成人奶嘴」能安撫心情、幫助睡眠、減少磨牙,甚至有助減肥及戒煙。然而,有專家質疑其減壓功效缺乏科學支持,並警告長期使用或損害牙齒及牙骹關節。另外,有學者提醒部分奶嘴使用低安全性物料,含塑化劑等有害物質,恐引發過敏或呼吸問題。 成人奶嘴網上熱賣 明星網紅帶動流行 在社交平台如小紅書、抖音及Instagram上,輸入「成人奶嘴」即可找到大量分享短片,展示用家使用奶嘴減壓、助眠的經歷,甚至有明星及網紅推波助瀾。網上有商家更宣稱「成人奶嘴」具多重功效,包括安撫情緒、改善睡眠、減少磨牙,甚至聲稱有助減肥及戒煙。 認可名冊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表示,奶嘴對嬰兒的確有安撫作用,「含奶嘴可以話係嬰兒非營養性吸吮物,可能對年紀好細嘅嬰兒嚟講,的確有安撫作用。」她說,近年有研究顯示,嬰兒在醫療程序如抽血或插喉時,含著奶嘴可降低痛感反應,部分嬰兒亦會通過吮吸手指或奶嘴自我安撫。然而,她強調,成人使用奶嘴的減壓效果缺乏科學支持,在成人角度,可能是口腔刺激可以當作轉移刺激,但暫時未有研究證明能夠有效單純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一線搜查| 廣場舞殺入香港社區 深水埗逾百人熱舞、啟德變身K場 心理學家:促進情緒健康
【有線新聞】廣場舞熱潮近年從內地吹至香港,深水埗及啟德等多區公園和屋苑空地成為熱門跳舞場地。近日有市民在深水埗公園拍攝到數十人齊跳廣場舞的震撼場面,動作一致、音樂震天,連輪椅人士亦參與其中,惟巨大音浪及佔用公共空間惹居民投訴。有區議員建議規管音量及時間,並開放社區中心或學校場地,平衡健康活動與社區和諧。另外,有心理學家指出,廣場舞成為退休人士的社交支援網絡,能減輕孤獨感,促進情緒健康。 深水埗公園成「舞林大會」 輪椅人士同享樂 有居民表示,深水埗其中一個公園每晚6時至9時便化身廣場舞熱點,數群人同時起舞,少則數十人,多則逾百人參與,他們伴隨強勁音樂節拍扭動身體,場面熱鬧非凡。從市民上載的影片可見,公園入夜後人頭湧湧,動作整齊,甚至有輪椅人士參與。然而,靠近民居的地點及巨大音浪引發投訴。 有居民認為政府需要規管時間,「嘈住同霸住啲空地,有時可能籃球場入面要打波,佢哋喺度跳舞,人哋打唔到波。」另一居民補充:「畢竟公眾地方,有啲人唔鍾意。應該要有規管,限制唔可以超過幾多分貝。」 深水埗區議員梁秉堅表示,居民對廣場舞意見兩極,部分人認為沒有問題,但亦有部分人認為不應聚集及使用揚聲器,對附近住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一線搜查|垃圾站起正前門 將軍澳中學淪酸臭校園 垃圾車陣每日「迎接」師生
合理的社區規劃對日常生活影響甚大,位於將軍澳健明邨的正覺中學就因為早年規劃問題,校園正前方竟設置垃圾收集站,不但有垃圾酸臭氣味湧入校園,老鼠、蟑螂也經常出現,甚至師生每日返學都會有垃圾車「迎接」。 據《一線搜查》了解,位於校門前方的垃圾站是由房屋署管理,當年興建垃圾站是出於「規劃需要」,主要是方便附近屋邨居民棄置垃圾。西貢區議員方國珊指出,健明邨是在2003年興建,但政府規劃設計上將垃圾站放得跟學校太接近,所以自健明邨落成自今,學校已經受到垃圾站的影響很多年。 「這裡都有蚊子或蒼蠅的問題,在這裡飛來飛去,由於這裡是露天位置,有垃圾氣味,蚊蟲比較易滋生。」方國珊指現時清潔工將垃圾桶推到站外露天處放置,然後等待垃圾車來收走,但旁邊經常有人非法棄置垃圾,「邨民有時貪方便,不想走入垃圾站棄置垃圾,就隨意將垃圾棄置在樹下」。 「之前有很多(老鼠)在那裡,還有蟑螂走來走去,見到都會走開」、「出入時都會聞到很臭的氣味」、「充斥著一些氣味,(甚麼氣味來的?)酸臭味」、「真的很臭,那氣味很濃烈,操場靠近出入口已經聞得到。周圍有很多蛇蟲鼠蟻」,多名學生向《一線搜查》表示,每日上學都避無可避。 「你看看這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2日
一線搜查|油塘45年舊樓現「冷氣機陣」 街坊憂打風吹落街傷人 區議員促規範安裝指引
油塘高超道一幢樓齡逾45年的住宅大廈,外牆密佈冷氣散熱機,形成「冷氣機陣」,隨着極端天氣頻發,街坊憂慮老化支架或致墮落傷人,成為都市隱患。雖然屋宇署及機電署視察後稱無明顯危險,但有專家指舊樓設計未預留冷氣安裝空間,支架規範不足,影響散熱效能。區議員呼籲當局提供統一安裝指引,改善舊樓營商環境,保障公眾安全。 油塘舊樓冷氣機密佈 街坊憂安全風險 油塘近年新樓林立,逐步從工廠區轉型為住宅區,惟區內仍存不少樓齡超過40年的舊樓。高超道一幢建於1980年的住宅大廈,樓下商場以餐廳、超市、凍肉店、電器店及補習社為主,外牆卻掛滿密密麻麻的冷氣散熱機,宛如「冷氣機陣」。 隨著極端天氣頻繁來襲,這些冷氣散熱機隨時變成都市隱患。有街坊憂慮,極端天氣下支架或不堪重負,隨時墮落傷及途人,「都擔心整到人,夜晚好多人坐喺度食嘢,冧落嚟傷到人就麻煩。」另一街坊亦指出:「十幾年前都係咁,散唔到熱,一著火就連住一齊著火㗎啦。」不過,亦有居民認為,大廈設計未有預留冷氣機空間,但認為店舖如果平日有維修保養,則毋須太擔心。 專家:冷氣機密集影響效能 支架規範待完善 港九電器工程電業器材職工會名譽會長駱癸生指出,冷氣機密集安裝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一線搜查|大埔老翁撞壞玻璃門 承諾維修事後走數 店家無奈:好失望
一場原本出於善意的借廁所便利,卻因意外演變成賠償糾紛。大埔一間餐廳的負責人黃小姐向《一線搜查》報料,指日前有長者借用洗手間時不慎撞壞玻璃門,導致門鎖失靈、電力中斷,影響顧客出入。該名老翁及其兒子口頭承諾安排維修,惟事後失聯,黃小姐多次聯繫無果,警方亦表示無責任跟進,無奈之下自費約3,000元維修。黃小姐感嘆「無妄之災」,坦言感到失望,決定不再借出洗手間。 老翁借廁所撞壞餐廳玻璃門 警方協調下承諾維修 事發在8月30日晚上約8時許,一名老翁到大埔一間餐廳借用洗手間時不慎撞向玻璃門,導致門框移位、電力系統故障,無法自動開關。黃小姐憶述:「我一邊收緊錢,阿伯就撞到門,『嘭』一聲,好似啲電著咗火咁。我望一下阿伯,以為佢嚟幫襯,跟住佢入嚟之後係咁行,行咗入去廁所。」 黃小姐指,當時自己未察覺門已損壞,以為無大礙,繼續營業。未幾,她發現玻璃門故障,顧客需手動拉開,影響餐廳運作,「啲客人要開門,覺得麻煩,有啲公公婆婆入唔到嚟,我哋都要手動同佢開門。」黃小姐隨後就事件報警,老翁的兒子亦趕至現場,雙方在警方見證下商討賠償事宜。黃小姐諮詢維修師傅,估計維修費用約3,000元以內,並向老翁兒子提出按實際費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一線搜查|深夜回收麵包、飯盒派街友 助基層減負擔 義工:社會仍有人支持佢哋、冇遺棄佢哋
在夜幕低垂的香港街頭,一群義工默默穿梭於港九新界,收集店舖賣剩的麵包和飯盒,分發給街友、拾荒者及低收入人士。然而,隨著資助減少及義工人手不足,行動面臨挑戰,有團體呼籲政府將惜食行動制度化,推動跨局協作和社區參與。 義工夜間行動 回收剩食派發基層 來自「共享食物基金」的義工每星期走訪不同地區,將回收的食物轉贈有需要人士。攝製隊近日跟隨義工,記錄他們在紅磡及土瓜灣的食物回收與派發工作。當晚8時,義工抵達紅磡兩間商店,事先與店舖聯繫,確認當日賣剩的食物數量。義工Eden向店員展示電子義工證,收集約36個麵包和飯盒,放入環保袋及保溫袋,清點數量與重量後,隨即乘車前往土瓜灣派發。 第一站是天橋底,義工向街友派發三文治和飯盒。受惠的郭姐表示:「佢哋個個星期都係咁攞嚟,所以好好。梗係有幫助,因為自己慳啲囉,平時我執紙皮維生,可以幫助吓。」義工亦會走訪垃圾站,為清潔工及拾荒者送上食物。真姐:「梗係好啦,有多啲義工梗係好,係咪?有嘢食、有嘢派,有時條氣頂住,可以發洩,講出嚟都好過冇呀嘛。」 義工Eden指出,派發對象主要為街友及低收入人士,如清潔工人。他們在分發時注重尊重,對於拒絕交流或不願接受幫助的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6日
一線搜查|李鄭屋商場「長者關愛服務站」真身曝光 裝修公司借機做生意 居民誤信填表洩私隱
【有線新聞】《一線搜查》近日接獲觀眾報料,指李鄭屋商場內近日出現一間名為「長者關愛健康服務站」的店舖,聲稱為長者提供免費健康檢查、磅重、量血壓,甚至贈送福袋及代填政府資助表格,吸引不少長者前來。然而,《一線搜查》調查發現,該店舖並非官方機構或關愛隊,而是由一間裝修公司開設,目的是協助長者向政府申請8萬元維修物業津貼,隨後介紹自家裝修服務,從中獲利。部分長者及街坊誤以為是政府服務,紛紛填表洩露私隱,當區區議員已接獲多宗查詢,呼籲居民小心,勿隨便透露個人資料。 商場突現神秘「服務站」 長者誤以為官方機構 「有健康檢查但又唔做血糖檢查,同埋可以幫佢哋(長者)申請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叫佢哋(長者)入去登記,然後有禮物拎。」居住在李鄭屋邨的陳先生向《一線搜查》報料,指該「長者關愛健康服務站」於本月開張,表面提供健康服務,但未見血糖檢查等專業項目,更主動邀請長者登記申請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等政府資助,並協助他們填寫表格。 《一線搜查》攝製隊走訪商場時,發現該「服務站」並無展示任何牌照,裝修亦非常簡陋,宛如內地二三線商場的臨時攤位,內裡僅擺放幾張椅子和四五張桌子,用於簡單健康檢查。門口當眼處貼滿海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1日
一線搜查|西貢獨木舟跳島遊熱潮引安全隱憂 專家促新手勿獨划 區議員籲訂安全守則
西貢近年成為獨木舟跳島遊的熱門地點,吸引大量內地遊客追隨小紅書攻略前來打卡。然而,缺乏監管的租賃市場及新手未備安全知識,導致翻艇、撞船等風險上升,有專家警告海上環境變幻莫測,呼籲遊客在專業指導下划艇。區議員亦敦促政府制定安全守則,確保玩家安全暢遊西貢。 西貢的獨木舟跳島遊近年深受內地遊客歡迎,小紅書上充斥大量攻略帖文,甚至有部分租賃公司打廣告做宣傳,以「人均100元玩一天」為賣點,吸引遊客自行租艇出海。根據網民分享照片顯示,遊客划艇穿梭島嶼,享受風和日麗的海上風光。雖然大多帖文附有「該行為存在風險,請在專業指導下進行」的提醒,卻鮮有人重視。 小紅書大量攻略帖文 教練:新手高估自己能力 對於有攻略帖文提到「十分鐘就能學會基礎划和安全知識,完全可以放心沖」,甚至教新手一天內征服羊洲、白沙洲、廈門灣等地方,有教練就認為不少人高估自己能力。西貢獨木舟訓練中心教練劉廣泰直言,10分鐘無法學會安全划艇技巧,「可能做到前槳後槳划出去,但未有最基本安全知識,包括如何自救、如何留意天氣狀況等技巧。」 他強調在海上隨時會有不同的意外,有機會觸礁、遇大風或船浪,隨時會造成翻艇,呼籲遊客在專業指導下划艇。而根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0日
一線搜查|港男墮求職陷阱刷單騙局 假中介冒充營銷公司誘入錢 虛假地址漏洞百出
本港失業率高企,不少市民急於求職,卻成為騙徒目標。《一線搜查》接獲觀眾陳先生投訴,指有自稱「Yuki」的騙徒假扮中介,訛稱介紹其到一間「網上營銷」公司工作,最終墮入「刷單賺佣」騙局,損失900元。 求職心切 誤中「刷單」騙局 陳先生曾在多個求職平台上傳履歷,卻因此成為騙徒目標。他收到自稱「Yuki」的WhatsApp訊息,聲稱代表一間以「P」字母開頭的招聘公司,介紹陳先生到「網上營銷」公司工作,年薪約20萬至40萬,平均月薪有約2.5萬元以上,另設勤工獎金。對方更宣稱在家用電腦即可操作,無需外出。陳先生表示,「佢話係國際行銷公司,透過網上瀏覽,令到其他品牌提高知名度同搜尋次數。佢俾咗網址叫我登記工作帳戶,仲俾咗一個所謂培訓帳戶,叫我嘗試接受培訓,教我點做。」 「Yuki」聲稱每點擊一次可獲1%利潤,累積至6%時更可有高額回報,但需帳戶有足夠餘額才能繼續操作。對於要「入錢打工」,陳先生起初非常掙扎,「我操作咗十幾次,利潤到6%,但帳戶唔夠錢。佢叫我入錢,話唔入就冇得做。我同佢講冇可能入錢,一係你幫我入,如果唔係我唔會做。」 眼見陳先生有所猶豫,「Yuki」繼續利誘,聲稱會有新用戶獎勵,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