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創未來|創科展近300學校參與 評委岑浩璋:為學生培育創新種子
【有線新聞】近年學界創科氛圍愈來愈濃厚,早前舉辦的香港創科展有近300間學校參與。
拍攝容貌,輸入字詞或句子,程式就會生成相關的句子的拼音,亦會有以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提示如何發音。 中五學生蔡智林:「這裏可以看到他說『你好嗎』三個字,我們希望用戶用到自己的面部來模擬自己讀出這個字的唇部動作,令到他有更加好的動力去學習如何正確發音。」
之後上傳錄音,程式會分析發音是否準確。蔡智林:「人工智能會用兩種不同的數據作比對分析,然後作出評分及建議,令我可以改善自己的讀音。如果高分的話像這樣,就可以練習下一個詞語,如果低分或是不合格的話,就可以回到重新練習,看回剛剛的指示重新練習它的發音。」這一個程式是由蔡智林與另外兩位同學一起設計及研發,目標針對聽障人士發音問題、改善發音。
亦有入圍的隊伍以近年常見的電話騙案為主題,透過「VR」虛擬實境,讓用家以第一身的角度了解被騙的後果 ,中三學生陳曉澄:「我們就會模仿騙徒致電給玩家,玩家就需要選擇當聽到這些電話後會否相信他說的話,如果玩家相信他說的話,我們亦有製作一個劇場給他,就告訴他如果我們相信了騙徒的話會有甚麽的後果。」
今屆創科展有近300間學校報名,收到近600份作品,是歷屆最多,兩項作品分別是今屆初中組及高中組的入圍項目,哪一個項目可以奪獎?金獎的隊伍將會到海外參加國際發明展。
城大副校長岑浩璋是評審委員之一,他認為活動有助從小啟發學生對創新科技的興趣,期望能培育更多本地創科人才。香港創科展評審委員岑浩璋:「學生在這個比賽裏培育到創新意念、這個種子,如果他將來面對不同的日常生活,將來學習或工作也好,他們繼續保持這個創新的意念,希望在每一個環節裏也創新,這對於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是非常重要。」